您所在的位置:康巴傳媒網 >> 新聞 >> 社會民生 >> 瀏覽文章

人大代表眼中的美麗鄉村

新華社    2017年03月06日

既有“顏值”也有“價值”

  “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建設美麗鄉村,應是留住“心靈里的大槐樹”。近年兩會,如何建設美麗鄉村都是代表委員們熱議的焦點。“美麗鄉村就是要老百姓喝上甘甜的水。”全國人大代表、河南省通許縣大崗李鄉蘇劉莊村村醫馬文芳說。

  “要體現鄉村的價值,就要發展鄉村旅游,挖掘整合鄉村生態、文化、物產等資源,讓咱老百姓錢包富,心里美。”全國人大代表、河南省輝縣市張村鄉裴寨社區黨總支書記裴春亮說。

  “十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美麗鄉村不僅要有顏值,還要有氣質,關鍵在于文化的呵護和傳承。”全國人大代表、河南省信陽市委書記喬新江說,重視美麗鄉村建設“顏值”,核心在于完善生態修復機制,杜絕過度開發,并建立有效的保護機制,確保環境之美。

  美麗鄉村建設是一個長效工程,絕對不是一朝一夕能夠完善的。在人大代表們看來,建設美麗鄉村,就是把村莊作為一個完善的社會系統來建設,著力抓好教育、醫療、文化、養老等各項社會事業。

  在中國,每個鄉村都有屬于自己的文化資源和潛質。也正是這樣的文化資源和潛質,讓鄉村成為獨特的。

  “建設美麗鄉村不僅要注重自然形態之美、庭院村落之美,更要注重鄉村文化氣息的培育,基層公共文化服務建設,大力培育鄉賢文化,著力活躍農村群眾文化,注重延續鄉村的風情特色和文化血脈。”喬新江說。

  除了顏值和氣質,美麗鄉村還要帶動“美麗經濟”。目前,美麗鄉村建設普遍存在的問題是產業發展水平較低,尤其是產業鏈短、產業融合度不高,農業比較效益低。

  “要全面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發展特色農業、農產品精深加工業、農村電商、鄉村旅游等,推動三產融合,提升農業發展層次。”喬新江說,統籌好生態保護、基礎設施、產業發展、教育文化等各方面的建設,既“硬件美”,又“軟件美”,這才是真正的美麗鄉村。

 

  • 上一篇:別讓取消的職業資格換個馬甲又出來
  • 下一篇:解決“不敢生”要完善“全面兩孩”支持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