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論貫徹落實省委十屆八次全會精神
■四川日報評論員
綠色是生命的象征、是大自然的底色、是現代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標志。省委十屆八次全會深入研究推進綠色發展、建設美麗四川的一系列重大問題,審議并通過《中共四川省委關于推進綠色發展建設美麗四川的決定》,為我省推進綠色發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全省干部群眾務必站在全局與戰略高度深刻認識綠色發展的重大意義,自覺將綠色發展理念植根心中,把推進綠色發展作為我省長遠發展、可持續發展的關鍵之舉抓緊抓好抓出成效。
推進綠色發展,關系人民福祉,關乎民族未來。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生態興則文明興,生態衰則文明衰”。在全球化競爭的時代,生態環境屬于一個國家的核心競爭力,環境污染、生態破壞和粗放發展不利于我國綜合國力和國際競爭力的提高,不利于中華民族的可持續發展。當前,世界范圍內的溫室效應、環境污染、能源資源危機、生物多樣性減少等問題日益突出,全球生態安全面臨嚴峻挑戰,改革傳統工業發展模式、推動實現綠色低碳發展,已成為世界各國的普遍共識和一致行動。正是基于對當今世界從工業文明到生態文明躍遷的發展大勢和客觀規律的深刻把握,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站在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高度,把生態文明建設擺在更加突出位置,鮮明提出綠色發展理念,強調堅持綠色富國、綠色惠民,繪就了建設美麗中國的宏偉藍圖。
四川山川秀美、物華天寶,自古以來就是一塊美麗富饒的生態沃土。長江上游重要生態屏障和水源涵養地的地位,決定了保護好生態環境、推動綠色發展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近年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我省認真貫徹中央決策部署,始終把環境保護放在首要位置,努力建設長江上游生態屏障、維護國家生態安全,堅定促進轉型發展,堅決淘汰落后產能,堅持守護綠水青山,在推進綠色發展、改善生態環境上取得了重要成效。但是,與全國一樣,我省在高速發展過程中,一些地方也暴露出生態建設與經濟發展和群眾需求不相適應、產業構建與綠色低碳環保趨勢尚未有效對接等短板,而這些短板的存在,對于我省經濟整體實力向更高水平邁進、更高層次躍升形成了硬性制約,亟待克服與改善。推進綠色發展、建設美麗四川,應當成為全省上下的共同認識和自覺實踐。
綠色發展與美麗四川,實為“一體兩面”。美麗四川需要綠色發展,綠色發展成就美麗四川。建設美麗四川,最重要的是牢固樹立綠色發展理念,深入開展綠色發展實踐。我們應當充分認識到,發展決不能以犧牲生態環境為代價。只有全省上下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保護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的理念,堅持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堅定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就一定能加快建設天更藍、地更綠、水更清、環境更優美的美麗四川,就一定能為保護長江母親河、維護國家生態安全作出更大貢獻。
巴山蜀水只有在綠色的裝點下才會更加美麗,天府四川也只有在綠色發展理念的引領下才會充滿生機與活力。讓我們把深入推進綠色發展融入實施“三大發展戰略”、實現“兩個跨越”的全過程,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鍥而不舍、水滴石穿的精神,主動作為,久久為功,不斷開創四川發展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