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傳媒網 >> 新聞 >> 康巴時評 >> 瀏覽文章

把準方向 “五個一批”齊發力

《甘孜日報》    2015年09月08日

——二論集中力量打贏扶貧開發攻堅戰
    ■ 本網評論員
    州委十屆七次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甘孜州委關于集中力量打贏扶貧開發攻堅戰,確保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定》,立足新階段新特點新任務,站在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落實的高度,確立了我州扶貧開發的指導思想、目標任務和基本要求,為推進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制定了時間表、路線圖,是新時期新階段我州扶貧開發工作的動員令和行動指南。扶貧攻堅是一項涉及方方面面的系統工程,全州上下必須全面領會州委《決定》精神,準確把握扶貧攻堅的總體要求和主攻方向,以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為手段,以改革創新為動力,采取超常舉措,拿出過硬辦法,集中力量實施“五個一批”。
    堅持因地制宜,扶持生產和就業發展脫貧一批。我州貧困鄉村的自然、經濟、社會情況千差萬別,一個州、一個縣(市)、甚至一個村都有不同的特點。一定要從當地的實際出發,揚長避短,選擇有效的脫貧致富路子。對有勞動能力、可以通過生產就業實現脫貧的貧困人口,要結合農區、牧區、半農半牧區實際情況,因地制宜發展貧困人口參與度高的區域特色產業,不斷培育壯大能帶動群眾增收致富的優勢主導產業。重點在發展全域旅游促增收、發展特色農牧業促增收、加力優勢資源轉化促增收、發展勞務就業促增收上做文章,形成產業優勢,實現穩定脫貧。
    堅持統籌協調,移民搬遷安置脫貧一批。我州處于青藏高原東部,特殊的自然環境是造成貧困的原因之一。對生存環境惡劣、生態環境脆弱、不具備發展條件的地方,對居住過于分散、因水電資源開發,地質災害多發易發、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配套難的地方,要實施移民搬遷安置;在企業規模化開發優勢資源的貧困鄉村,要做到實施一個項目、安置一方群眾、實現一方脫貧。
    堅持政策扶貧,低保政策兜底脫貧一批。要按照“托底線、救急難、可持續”的原則,加強特困扶貧對象救助,實施精準特惠救助扶貧,做到扶貧開發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聯系與結合,讓其相輔相成、互為補充。要繼續堅持開發式扶貧工作方針,不折不扣地落實好農牧區低保制度,強化養老機構建設、擴大社會保險覆蓋面,通過社會保障實施政策性兜底扶貧。
    堅持保障優先,醫療救助扶持脫貧一批。我州地方病、高原病突出,因病致貧比例較大,快速解決貧困人口因病致貧問題尤為緊迫。要加強醫療保險和醫療救助,探索財政支持貧困戶購買重大疾病醫療保險辦法,確保農牧區貧困群眾不因病致貧、因病返貧。
    堅持以人為本,災后重建幫扶脫貧一批。我州自然災害易發多發,要通過災后恢復重建和發展振興,幫助地震、滑坡、泥石流等災區貧困人口脫貧,重點抓好地震、泥石流等災害鄉村的重建工作,確保災區群眾生產生活水平得到明顯提升,切實解決因災致貧問題。優先推進住房重建,對個別建不起房的困難戶實行政府兜底。加大優質公共產品供給力度,推進災區迅速恢復生產,結合當地優勢資源促進產業轉型升級,增加更多就業機會,提高災區群眾增收致富能力。
    扶貧開發攻堅時間緊、任務重、壓力大,要真正讓廣大群眾住上好房子、過上好日子、養成好習慣、形成好風氣并非易事。我們一定要把打好扶貧攻堅戰與保持全州社會政治穩定結合起來,把扶貧開發攻堅與加快經濟發展結合起來,把“五個一批”精準扶貧與區域連片開發結合起來,把政策幫扶和對口援助與調動群眾積極性、發揮群眾主體作用結合起來,把扶貧開發攻堅與群眾工作全覆蓋結合起來,立足大局、精準施策、主動作為、整體發力,奪取扶貧開發攻堅戰全面勝利。
   

     
    
 
  • 上一篇:統一思想 攻堅克難決戰貧困
  • 下一篇:構建機制 創新扶貧管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