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傳媒網 >> 新聞 >> 聚焦甘孜 >> 瀏覽文章

委員風采丨樂為教育鼓與呼

甘孜日報    2020年01月16日

州政協委員郭瓊的暢所欲言

◎本網記者 宋志勇

“今年兩會我關注的重點是在提升教育均衡發展的前提下,注重本地人才的培養和教師待遇的提高。我州均衡教育還處于起步階段,希望這次兩會,州委、州政府更加重視優質均衡教育發展,特別是以高海拔鄉村師資力量引進和學前教育資源的合理分配。”1月14日,州政協委員、康定中學校教師郭瓊談起自己的兩會心愿。

“學高為師、身正為范”,從教20年來,郭瓊嚴格以這八個字來要求自己。現在,郭瓊已成為學生心中的好老師、同事眼中的好榜樣。

擔任州政協委員以來,郭瓊始終秉持政協委員“既是一份榮譽,更是一份責任”的信念,積極履行委員職責,尤其關注教育教學當中的熱點、難點,用自己的責任、擔當點亮我州教育事業。

“興國必先強師”,去年,康定中學自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活動,著力提升師資隊伍素質。郭瓊積極協助學校領導開展師德師風建設,教師隊伍整體風貌得到很大提升。她十分欣慰,希望能現身說法,為培養一支高素質教師隊伍、打造康定教育品牌盡一份心力。

郭瓊說:“本次政協開幕大會上,政協常委會工作報告明確提出,要以實現‘雙向發力’、提高履職質量為目標,積極推動常委會等協商活動‘走’向基層和現場,讓委員通過實地察、看、聽等,在議政建言中說得對、就得準、就得精,才能提高協商議政質量。”為了真正了解民眾的所思所想,為百姓發聲,郭瓊常常深入到周邊農村的學校和家庭了解情況,積極為兩會提案做準備。

“不可否認,近幾年我州教育得到長足發展,但仍存短板,特別是城鄉教育差距很大。農村學校現在都修建得很好,基礎設施硬件跟上了,可由于農村生活條件相對較差,留不住教師,教育師資嚴重短缺。這樣成了‘瘸子’,造成城鄉教育‘失衡’。農村家長想方設法把孩子送到城里上學,而留下來的孩子大多是留守兒童,更是貧困人家子女,因此必須整合教育資源,實現教育均衡發展。”通過調研,郭瓊感受到農村教育“失衡”讓人擔憂,由此,她在兩會將提交《提高教師師資隊伍建設,推動我州教育質量均衡發展》的提案。

郭瓊認為要實現義務教育質量均衡發展,必須注重人才培養,特別要在留住人才上下功夫,這就需要在待遇上有所提高,才能留住人才,提升教學水平。不然,教師留不住,學生也留不住。她希望,州委、州政府更加重視教育,進一步提高州、縣鄉村教師福利待遇,吸引優秀的師資人才留下來,從而促進優質教育均衡。

郭瓊建議要進一步提高教師工資水平,特別是加大農村艱苦偏遠地區教師的津貼;切實提高教師社會地位,嘗試建立教師優待制度,在公共服務窗口實行教師優先;落實師德建設長效機制,推動師德建設常態化長效化,對“有償家教、違規辦班”要效仿“打虎拍蠅”的雷霆行動,使從事“有償家教、違規辦班”的教師不能補、不敢補、不想補。

“教育事關每個家庭未來、事關甘孜建設發展。每年參會相聚,多數話題聚焦在教育改革與發展上,坦誠交流,用心溝通,心靈的碰撞產生的火花讓思想越說越明,讓履職思路和提案觀點越說越清。我就想利用政協平臺、履行委員職責,為均衡教育出份力。”郭瓊再次修改自己即將上交的提案,飽含深情地說。




  • 上一篇:委員風采丨依法履職敢擔當
  • 下一篇:“局長通道”講述“春天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