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報 2017年06月21日
道孚縣八美鎮宣講現場。
宣講員為群眾講解省黨代會精神。
瀘定縣興隆鎮宣講現場。
宣講員與寺廟僧人交流。
爐霍縣更知鄉宣講現場。
祖孫三代聽宣講。
群眾認真閱讀宣講資料。
為深入學習貫徹省第十一次黨代會精神,根據州委統一安排部署,6月15日至18日,州委群眾宣講團和諧鄉村行——省第十一次黨代會精神宣講組成員不辭辛勞,先后奔赴瀘定、道孚、爐霍三縣24個鄉鎮和5座寺廟開展宣講活動,受眾近萬人。
宣講中,宣講員圍繞“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決勝脫貧攻堅、同步全面小康,奮力開創美麗繁榮和諧四川”主題,對省第十一次黨代會精神作了系統、深入的精讀妙解,特別是幾位宣講老師從全局的高度,采用通俗易懂的群眾語言,以大量的事例和詳實的數據,講述群眾身邊發生的生動事例,將大道理講透了、小道理講活了,進一步幫助廣大干部群眾深刻理解、準確把握了省第十一次黨代會的精神實質,對深入貫徹落實好省第十一次黨代會精神奠定了堅實的思想基礎,宣講活動受到了廣泛贊譽。
精彩宣講真過癮
“喜笑顏開擺的歡,自己出門不艱難,對待兒女要會教,對待老人要盡孝……” 15日上午,被稱為全州“脫口秀”的草根明星,州委宣講團成員王長生在瀘定縣杵坭鄉宣講時用自編自創的順口溜、詼諧幽默的語言、鮮活生動的事例,把感恩教育、法治意識、文明家風、精準扶貧等內容與省、州黨代會精神融會貫通,為該鄉的干部群眾帶來了一場別具一格、生動有趣的宣講,受到大家的熱烈歡迎,現場不時響起陣陣掌聲。聽到掌聲和笑聲,那些本在家里忙著摘桃賣桃的老百姓紛紛放下手中的事情,來聽王老師精彩的演講,杵坭鄉博愛廣場座無虛席。
這僅僅是州委群眾宣講團和諧鄉村行赴瀘定縣8個鄉鎮宣講的一個縮影。
在德威鄉,記者看到,王永康與歐世榮的宣講同樣精彩紛呈,現場熱潮一波未停一波又起。
“過去,我們住房條件如何?雨天漏雨,冬天漏風。再看看現在,冬暖夏涼且安全;過去,我們教育條件如何?行走多里,忍饑挨餓,還要幫家里做大量農活。再看看現在,不但上學不要錢了,還有免費營養餐……”王永康結合實際,以“順口溜”的形式,總結了過去幾年翻天覆地地變化,提煉了未來幾年的奮斗目標;通過列舉事例的形式,講述了當地近年來發生的巨大變化,教育群眾要樹立愛國意識,知恩感恩,自覺遵紀守法,倡導文明新風,養成良好習慣,形成良好社會風氣。
“違法和犯罪的區別,違法不一定就是犯罪,犯罪一定是違法的;大家在民間借貸過程中借條該怎么打,借條不能打成欠條,寫明借款日期、金額、借款人,寫清借的是人民幣,建議到銀行轉賬,保存好憑條……”歐世榮結合自己多年的工作經驗,以通俗易懂、接地氣的群眾語言,緊扣省第十一次黨代會精神,用深入淺出的典型案例分析引導群眾轉變舊觀念,消除等、靠、要思想,抓住今年瀘定縣貧困縣摘帽的良好契機,通過自己的雙手勤勞致富。
在冷磧鎮新衛生院大會議室,黃能貴的激情宣講,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我是個地地道道的瀘定人、嵐安人,和嵐安一樣,冷磧古鎮也是歷史悠久。我今年七十幾歲了,從新中國成立初期到改革開放再到現在,瀘定的變化、冷磧的變化,我都親眼看見過。變化的是經濟社會的飛速發展,不變的是我們感恩共產黨的心和熱愛祖國的情……”隨即,他即興說了一段自己創作的快板,還引領大家合唱《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
宣講員李金薈現場講述的一個故事更是引起了人們的深思:“一個離家出走的女娃子餓倒在路邊上,旁邊面館的老板好心地給了她一碗面,女娃子吃完面就給老板跪下了,說‘叔叔,你是個大好人,你比我媽對我都好。’面館老板聽了,立馬說,‘早曉得你要這樣說,我就不給你這碗面了,我只是給了你一碗面,你媽確是生你養你這么多年。’你要學會感恩,感恩父母、感恩祖國、感恩時代……”
在宣講的互動環節,杵坭鄉瓦斯營盤村下松林組貧困戶郭花拉著王長生的手激動地說: “王老師,我覺得現在黨的政策這么好,但政策再好也只能幫你一時,不能幫你一世。你說得對,要想擺脫貧困,一天到晚‘等靠要’是不行的,關鍵還是自己要勤懇勞動。聽了你講的這些政策和道理,我更有信心把自己的養雞場辦好,讓全家人的日子過得更好。”
在宣講現場,和郭花一樣感同深受的2000多名干部群眾情不自禁地道出了自己的心聲:今天的宣講非常好聽、非常實在,也非常感人,講出了我們老百姓的心聲,講出了我們脫貧奔康的精氣神,希望這樣的宣講能再多一些。
真情打動干群心
唱藏歌、講故事、說快板、互問答……15日至16日,州委群眾宣講團和諧鄉村行赴道孚縣八美、玉科片區8個鄉(鎮)38個行政村,為3400余名干部群眾和高爾卡寺等3個寺廟的98名僧侶開展了宣講。
宣講員以拉家常、講故事等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用群眾愿聽、愛聽、易懂的白話、方言和大眾語言,將口語化的表述變成指導群眾生產生活的“大眾哲學”,讓大家聽得懂、聽得進,激勵全縣人民甩開膀子大干一場,從而在建設美麗繁榮和諧四川的過程中凝聚強大精神合力。
高爾卡寺寺管委會主任桑珠洛日感觸尤深地對記者說:“這次的宣講不是在鄉政府會議室講,而是深入到我們自己的寺廟講,宣講員說的是牧區話,聽起來特別親切,我們不僅都能聽懂,而且也非常容易接受。我們一定要按照黨委、政府的要求,用心用情抓好和諧寺廟創建工作,力爭為道孚的發展民生穩定多作貢獻。”
“請第一排的小伙子來講一下五年前你們家的情況”“五年前,家里用電都惱火,通網絡想都不敢想,現在我們走在那里都有WIFI,而且鄉上還辦起了牧家樂。”這樣互動問答的方式向群眾提出問題,用身邊的變化讓大家了解發展帶來的變化,這樣對比和回憶的講述是一種很受群眾歡迎的走鄉入村方式。
在宣講中,宣講員把說、講、問、答結合起來,講述身邊的變化、與大家互動,了解大家生產生活的變化,宣講活動的吸引力、感染力和實效性大大增強。
隨著本土歌手演唱《歌唱家鄉》的開場,6月15日上午,八美鎮宣傳貫徹省第十一次黨代會精神文藝演出如期舉行。高亢悠揚的藏歌、瑯瑯上口的快板、溫柔婉轉的舞蹈等群眾喜聞樂見的藝術表演,不僅讓八美群眾飽了耳福眼福,《扎扎實實譜新篇》《十一次黨代會指路的燈》等集中反映黨代會主題,歌頌黨和群眾對美好生活向往的曲藝節目,更是唱進了老百姓的心坎里。讓大家在欣賞曲藝節目的同時,了解了黨代會的精神實質以及各項惠民政策。
“這樣的宣講我們聽起來好懂,也愿意聽,輕輕松松就把黨的政策記住了。”演出現場,雀兒村村民多吉高興地說,用別具一格的演出宣傳方式深入宣傳,讓群眾更全面地了解黨代會精神,這種形式特別好。
“生病了,醫生會根據身體和季節搭配藥品,脫貧攻堅中貧困的原因很多,但只要找準病根,一定會脫貧致富……”在道孚縣甲宗鄉開展的省第十一次黨代會精神宣講活動中,州委宣講團老師阿白用最通俗的語言吸引了群眾的注意力,鼓掌聲、歡笑聲,聲聲不斷。
為了使宣講形式多樣化,道孚縣組織縣衛計局、縣農牧科技局、縣司法局、縣科協和協德鄉中心衛生院對參會群眾進行了免費義診、法律咨詢、科技有獎問答等活動,發放相關宣傳資料2300余份,免費義診300余人次。
雨中宣講氛圍濃
6月18日上午,爐霍縣大雨滂沱,記者從縣城前往更知鄉的途中,雨滴敲打擋風玻璃的力度越來越大,氣溫也越來越低。當記者到達更知鄉政府門口時,公路兩旁早已停滿了摩托車、小車等,牧民們騎來的馬被放養在門邊的草坡上。鄉政府壩子里,一根根塑料板凳整齊而有序的排列著;牧民們有的在屋檐下躲雨,有的在壩子里打著傘等待……
上午10時30分,宣講在濛濛細雨中開始了。只見村民們全都挺直腰桿端坐在雨中,一雙雙渴望的眼睛聚焦在宣講臺上;宣講員松吉尼瑪用生動的例子、經典的藏族諺語講述了黨的政策和省第十一次黨代會精神,生動感人的宣講讓現場400余名村民、寺廟僧尼和各級干部滿意的笑聲瞬間蓋過了打著持久戰的雨聲。
更知鄉修貢村村支部書記覺熱激動地說:“我們是更知鄉最遠的村,距離鄉政府有150多公里,我和十多名牧民凌晨5點就從家里出發了,騎馬走了6個多小時才到鄉政府。為聽這次宣講,我們村每家都來了代表,有的村民頭一天就開車到了縣城,要么借住在親戚家,要么干脆住旅館。老師講得太好了,有趣又生動,我用手機將這次宣講的內容錄成視頻,以便回去后統一組織村民觀看。”
在雅德鄉的校園操場上,宣講員益西彭德剛開講時,那傲嬌了好一會的太陽突然鉆進了厚厚的云層,隨之狂風大作、氣溫驟降。前來聆聽宣講的干部群眾絲毫沒有受到天氣變化的影響,秩序井然,這讓宣講員講得更加津津有味。
“前幾天,就聽說州上宣講員要來我們鄉宣講,我當時非常激動。有一天晚上,我夢見自己坐在教室里認真聽課,老師突然問我什么是省黨代會精神,我根本回答不上來,心里難過極了。今天,宣講員用藏語講故事、講笑話以及唱藏歌等形式進行宣講,講的都是實在事,說的都是實在話,聽起來舒服,聽了后激動,講出了我們農牧民的心聲,也講出了我們脫貧致富奔小康的信心和勇氣。現在,國家政策這么好,各級干部又那么貼心,我們如果再不努力加油,就一點也說不過去了!”宣講結束時,村民降巴發自內心地對記者說。
6月17日下午14時許,仁達鄉中心校的操場里,早已圍滿了前來聆聽宣講的群眾。“今天我到仁達鄉,主要是和大家拉拉家常,看看仁達鄉的發展情況,一起學習領會理解省第十一次黨代會精神,一起商討如何推動仁達鄉下一步發展。”宣講員俄色晉美直截了當的開場白,一語道明來意。
俄色晉美的講解不是照本宣科地念,而是將“大道理”“硬道理”轉化為淺顯易懂的故事和活生生的變化。“現在的仁達鄉,好生活才剛剛起步,好日子還在后頭。只要大家發奮努力,仁達鄉的發展一定會越來越快變化一定會越來越大、大家的生活也一定會越來越好。各位父老鄉親,你們有沒有這個信心和決心?”“有!”整齊劃一的回答,頓時點燃了全場干部群眾的激情。
激情在燃燒,激情在升騰。在泥巴鄉、在朱倭鄉,諸如此類的宣講、諸如此類的場面,讓人為之動容。采訪中,村民扎西一語道出了自己有臟腑之言:“現在的農牧民真是享福!我們想到的黨和政府都想到了,我們沒有想到的黨和政府也為我們想到了。每當看到我們身邊發生的這些變化,我們就應該知道恩從何來、恩向誰報,我們就應該珍惜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和安定團結的大好局面。否則,要脫貧致富奔小康就會成為一句空話。”
采訪中,州委宣傳部副部長、州文明辦主任王光達告訴記者:“組織群眾宣講團深入鄉村、寺廟宣講,這充分體現了州委對貫徹落實省第十一次黨代會精神的高度重視,及時將中央和省州委的各項決策部署、惠農富民政策和法律法規送到基層,植入到農牧民群眾心中,進而增強全州廣大干部群眾對‘脫貧全靠黨的政策好、奔康要靠自己加油干’的思想共識,凝聚起實施‘六大戰略’、建設‘四個甘孜’、決勝全面小康的強大力量,奮力推進美麗生態和諧小康甘孜建設,以優異的成績迎接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
(文/圖由本網記者 袁飛 爾吉鄧珠 蘭色拉姆 見習記者 金鑫 瀘定 道孚 爐霍縣委中心報道 羅楚凱 劉珊 何言芹 何澤曉 謝定平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