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原創 2017年05月25日
本網訊(局辦)為加快林業產業建設步伐,州林業局立足林業產業“13544”發展思路,四措施助推林業產業“百萬畝基地”打造。
杜絕“跟風”,促進林農思想推陳出新。我州大部分林農種植意識陳舊,部分農戶對種植核桃、花椒等特色林果產業認識不到位,長期停留在“有什么種什么、別人種什么就種什么的思想”,農戶的思想意識得不到進一步的更新,觀念還處于陳舊狀態。結合我州林果產業技術服務團隊赴縣指導之際,通過課堂授課、田間示范、現場答疑和資料發放等方式,主要講授核桃和花椒栽植技術、枝干修整、施肥管理等技術,不斷引導林農轉變意識,優化林種結構栽植特色林果,避免“同質化”競爭。
整合“碎片”,夯實基地打造成片成規模。州林業產業基地建設零星分散,規模化、集約化經營程度不高,無區域優勢和特色,不能形成產業發展的集群效應,產業發育程度低、整體實力不強,存在“大資源,小產業”問題。我州按照“一圈一帶一走廊”區域布局,整合資源打造瀘定萬畝核桃、花椒基地,巴塘縣核桃基地和爐霍縣俄色茶基地,力爭實現特色林果產業建設示范帶動和集群效應助推產業發展。
市場“主導”,強化龍頭企業引領帶動。我州現有林果基地大部分是一些已過盛產高峰期的老化混雜樹種,缺乏有效林技管理,部分農戶存在“重栽植、輕管理”現象,只等果實自然成熟后采收,林果產果質量趨于下降,適應新技術下的市場競爭力不強。同時特色林果營銷尚未擺脫集市貿易式的收售模式,林果“栽、管、賣”信息不對稱,極大地損害了果農的利益,從而影響到農戶對核桃、花椒等特色林果種植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甘孜州結合實地環境和市場主導因素,培育當地龍頭企業通過打造完整產業鏈,延伸特色林果產業附加值,力爭徹底改變林果質量上不去、效益提不高的現狀。
克服“瓶頸”,拓寬林業投資多元渠道。由于我州特色林業產業化建設無地方財政配套資金投入,省級、州級財政資金只有購買部分種苗和部分基礎設施的投入,基地基礎設施建設配套工程缺乏資金,無法快速建立高效、豐產的產業園區,資金匱乏已經并逐漸成為制約著甘孜州林果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的“緊箍咒”,缺乏投資導致發展困境被放大。年初,州林業局投資3900余萬元用于全州特色林業產業建設,并力爭通過政府投資打造示范基地,實現撬動“企業參與、社會投資”的林業特色產業建設多元投資渠道,破解產業發展資金瓶頸。
截至目前,我州累計完成基地建設90.51萬畝,其中:核桃基地49.58萬畝、花椒基地24.39萬畝、俄色茶基地15.91萬畝、其他林果基地0.33萬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