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報 2017年05月11日
本網訊(曹新松)從每一個鍵盤的觸動到每一個數據的核對和糾正;從業務技能的培訓到電商平臺的搭建;從易地搬遷到后續產業扶貧;從“五改三建”到幸福美麗新村;從“閉門造車”到發達地區參觀借鑒;從過去的輸血供養模式到今天的產業自身造血發展模式;從過去“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行路;到今天直達家門口、暢通無阻的水泥路;從自給自足的安居樂業到發展紅火的鄉村旅游……自脫貧攻堅戰役打響以來,全州各縣(市)、各部門立足實際,下足“繡花”功夫,集中力量推動扶貧攻堅,取得顯著成效。
在易地搬遷上用好“繡花苦功夫”。甘孜縣城郊的斯俄鄉和甘孜鎮的易地搬遷安置點上一片繁忙,工作人員正在放線、打樁,指揮挖挖機掘土和平整地基,汽車搶著運輸土石,大伙兒干得熱火朝天。甘孜縣統籌規劃的這兩個集中安置點預計安置165戶(670人),2017年10月將全部建成入住,屆時可以圓滿完成今年全縣易地搬遷安置任務。
在資料軟件上用好“繡花巧功夫”。我州統一安排業務人員參加全國扶貧開發子系統培訓,參加四川省農村住房建設管理信息系統培訓,進一步檢測優化縣域扶貧信息系統,核對相關數據信息,統一更改全州貧困戶的錯誤信息,完善內業資料,精確統計,糾正錯誤身份信息,糾正多戶和重戶現象,解決戶數與人數不相對應的問題,解決因系統出現錯誤而漏報、多報、重報的問題,解決受益戶添加不了的問題,做到與國家扶貧信息系統高度一致,確保每名困難群眾都能享受到黨和政府給予的惠民福利。
在電子商務上用好“繡花細功夫”。4月21日,由郫都區援藏隊組織、由成都乙米米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易新康主講的“農村電子商務平臺建設運營”培訓會在我州道孚縣舉行,全縣22個鄉鎮和22個專項扶貧單位派員參加,重點學習如何搭建電商平臺,如何運用商務網絡銷售農副產品。我州積極在農村推廣普及電子商務,今年366個擬脫貧村計劃在年內全部建成電子商務平臺,以后農牧民在家里也能把產品賣往世界各地。
在培訓就業上用好“繡花實功夫”。4月24日,道孚縣人社局、成都市郫都區援藏隊共同組織玉科片區30人到郫都區進行實地觀摩考察,學習餐飲酒店管理服務本領。25日,道孚縣人社局舉辦全縣刺繡技能培訓,旨在提高農牧民專業刺繡技藝技巧,提升就業能力,促進增收致富。
在督查督辦上用好“繡花嚴功夫”。近日,由州水務局、公安局、林業局組成的脫貧攻堅聯合督導組對甘孜州2017年的22個扶貧專項工作第一季度開展情況和部分鄉鎮2016年退出貧困村進行了督查指導和回訪,并針對存在的問題提出了反饋意見和整改建議,有力遏制了脫貧攻堅中的弊端,有效促進了脫貧攻堅工作的健康發展。
在富民興村的發展上用好“繡花精功夫”。道孚縣積極主動順應產業發展趨勢,加強自然環境保護,建好生態觀光農業園區。在傳統特色產業上花大力氣下好精功夫,該縣因地制宜建成了一系列產業基地,全縣投資建成了200畝大蔥種植基地,3706.5畝黑青稞種植基地,全縣持續發力“五改三建”美麗新村建設,全縣建成了千畝紫皮馬鈴薯種植基地,建成了1000畝香菱核桃和20074畝油菜種植基地。其他各縣也因地制宜建起了自己的特色產業基地,百舸爭流,競相齊發,你追我趕,呈現出了勢不可擋的蓬勃發展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