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傳媒網 >> 新聞 >> 聚焦甘孜 >> 瀏覽文章

傾心鋪筑小康路

甘孜日報    2017年01月09日

    ——我州著力實施“交通先行”戰略紀實之四

   

   

    ■本報記者 馬建華

    “州委要求各縣(市)和州級相關部門要把實施新一輪交通建設大會戰,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不斷增強落實力和執行力,列出時間表,明確責任人,確保目標任務順利完成。交通部門要進一步加強與國家、省交通廳和相關部門的匯報、銜接,積極向上爭取更多支持。”州交通運輸局負責人告訴記者,州委要求相關部門要為交通建設主動服務,主動協調,簡化辦事程序,提高辦事效率,實施州縣聯動、政企聯動、部門聯動,堅決打好攻堅大決戰。

    盡職當好“總后勤”

    在傾力推進農村公路建設中,州交通運輸局探索建立農村公路質量責任人檔案,實行工程質量終生追究制。

    嚴格執行三級質量監管制度,堅持施工單位自檢,鄉鎮政府復檢,縣市交通部門抽檢,層層負責。從嚴查處質量問題,確保將每一條農村公路建成讓當地老百姓滿意和經得起歷史檢驗的“放心工程”。大力提升工作效率,破除一切影響交通建設大會戰的體制機制弊端,打破一切不利于交通建設大會戰的工作模式。大力推行一線工作法,深入基層和企業召開推進會、協調會、現場辦公會,集中精力抓攻堅。

    征地拆遷是交通建設協調工作中的最大難題,是施工隊伍進場的基礎。各縣(市)政府是征地拆遷的責任主體、工作主體和實施主體,要組織領導到位、政策宣傳到位、工作措施到位,確保征拆工作落到實處。

    各縣(市)嚴肅處理盜搶建材行為,堅決打擊強攬工程、強制運輸、強買強賣、強行務工行為,嚴厲懲處敲詐勒索、蓄意鬧事等行為,保證正常施工秩序,確保項目順利實施。依法有效化解交通建設領域的社會矛盾,既堅決保護群眾合法利益,又堅決打擊非法阻工行為,營造交通建設良好法治環境和社會環境。

    各縣(市)落實轄區內交通建設要素保障,確保不因人為因素停工。強化合格地材保障,為施工單位劃定專門料場,保障交通建設單位對砂石等地材的需求。嚴格依照有關規定,及時確定施工單位臨時用地、施工用電、炸材供應,確保工程順利推進。

    將交通建設的目標任務完成情況納入對各縣(市)領導班子和部門領導干部的政績考核。監察、效能、督查等部門強化全程動態監督,定期督查通報。

    各級各部門齊心協力抓交通,甘孜交通,將從平地躍起,飛步追趕,力爭構建鐵路、公路、飛機齊上的立體交通網絡。甘孜交通將趁第三輪“甘推”攻堅之勢,實現由量到質的跨越。

    讓農村公路“延年益壽”

    “想不到我這么大歲數了,還能看到汽車駛進我們村莊?!?/span> 去年116日,當得知汽車開進康定市吉居鄉各壩村時,村里105歲的老人四郎澤仁像個孩子一樣激動,一大早,他便在村頭等著了。

    各壩村地處吉居鄉西南方向,距康定城近260公里,距鄉政府近40公里,是全市最偏遠的行政村,沿途山高路險,地質條件極差,被專家認定為“修路禁區”。當地群眾世代只能依靠“人背馬馱”與外界保持聯系,雖然村里風景很漂亮,可沒人能來,致富更是無從說起。

    四郎澤仁說,通公路是村里幾代人的一個夢,“現在終于通車了,我們真是比過年還高興,感謝黨,感謝政府?!蓖瑯蛹硬灰训模怂睦蓾扇蔬€有當地138 666 個村民,公路的順利通車不僅解決了他們的行路難問題,更點燃了他們的致富希望。

    如今,穿行于甘孜縣鄉鎮之間,只見蔚藍的天空下,縱橫交錯的農村公路四通八達,一輛輛大貨車、小轎車、摩托車滿載著農牧民豐收的喜悅來往如梭,一座座堅固寬闊的橋梁架起百姓對幸福生活的向往,農村繁華美景處處可見。該縣茶扎鄉牧民益西感嘆道:“以前貨車開不進來,牛羊的價格比起外面低得多,公路通了之后,牛羊的價格也能隨行就市了。”

    從羊腸小道到砂石公路,再到通鄉油路和水泥路,不僅僅是路的形態發生了改變,更重要的是路通帶來了一通百通的“漣漪效應 ”。隨著通鄉、通村公路的不斷延伸,該縣不少農牧民改變了以往足不出戶的狀況,紛紛走出去、找出路:有的學習實用種植養殖技術,有的外出打工掙錢,有的做生意,有的跑運輸。不少農牧民蓋起了樓房,添置了家具、家用電器,購買了摩托車、農用車甚至小轎車。農牧民抑制不住內心的激動與喜悅: 路通了,觀念變了,增收的路子寬了,我們的生活也越過越好了?!?/span>

    “如果說,甘孜發展的短板是交通,那么甘孜交通建設的短板則是農村公路。當前,我州農村公路的通達率、通暢率和運營率都排在全省的末尾?!敝萁煌ㄟ\輸局負責人說,主要原因是建設任務重、資金不足、機制體制不完善。

    記者走在瀘定縣的鄉村路上,條條鄉村公路在山水間縱橫交錯,猶如飄逸的彩帶,從主干道延伸到鄉村沃野,延伸到老百姓家門口。

    瀘定縣雖有國道318線和省道217線縱貫全境,但該縣60%的村組位于高山半高山地區,行路難等問題曾嚴重困擾當地居民,落后的農村交通更是制約當地經濟發展的最大“短板”。

    認識到補足農村公路短板的急迫性和重要性后,瀘定縣按照“公路圍著產業建、產業圍著公路轉”的方針和“農旅結合、農旅互興”的工作思路,結合全縣124個行政村的不同優勢資源,圍繞“山、水、田、林、路”綜合治理,不但總結出“政府牽頭,群眾參與;拓展渠道,多方籌資;統籌規劃,規范管理”的建設經驗,還實現了“建設一條道路、帶動一方經濟、和諧一方社會、造福一方百姓”的良好效益。

    現在路修通了,老板就可以把車直接開到地里進行收購。“我們種的蔬菜、水果都不愁銷路了,大家有了錢,家家戶戶買了摩托車,用摩托車來運輸,老百姓也終于從肩挑背馱的生活中解脫出來了?!睘o定縣興隆鎮村民黃明貴說。

    截至20154月,瀘定已基本實現通村公路全覆蓋,成為我州農村公路建設的“標兵”。瀘定建設農村公路的經驗,也被我州其他縣所借鑒。

    20154月,全州農村公路建設三年集中攻堅動員大會提出:到2017年,全州實現100%的鄉鎮通油路、100%的村通公路,60%以上的村通硬化路。

    我州還決定,州級財政在2015年至20173年間,每年安排1000萬元,用作此次攻堅建設項目貸款貼息,每年再評選3個州級建設養護示范縣,一次性獎勵補助資金100萬元。以解決全州農村公路建設中資金嚴重不足的問題。

    在推進農村公路建設進程中,我州創新項目建設方式,通鄉油路實行打捆總承包,通村硬化路、通村通達公路采取“一事一議“的模式和“村規民約”等方式由各縣自行組織建設,鼓勵引導群眾積極投工投勞,全民參與農村公路建設,實行工程竣工倒計時,全力確保各項攻堅任務圓滿完成。

    各地統籌考慮地方公共財政收入、上級轉移支付補助和地方政府債券等資金來源,構建上級補助、地方投入、社會捐資和群眾投工投勞的多元投入機制,出臺減免稅收及征地拆遷等相關費用、無償劃撥砂石料場等優惠措施,最大限度保障資金需求。

    截至目前,全州農村公路建設完成總里程8109公里,占年度目標任務4500公里的180.2%,其中通村通達完成里程2859公里,占目標任務1500公里的190.6%,通村通暢完成4414公里,占年度目標任務2500公里的176.56%,通鄉公路完成836公里,占年度目標任務500公里的167.2%,均超額完成了年度目標任務。

    十二五”期,全州有縣級客運站20個,鄉鎮客運站83個,農村招呼站680個。全州擁有經營性運輸車輛7183輛,運輸結構日趨合理。開行客運班線278條,基本形成以康定為中心,輻射重慶、西藏、云南、青海4省,連接省內成都等16個市州,覆蓋州內各縣,干支線相連,長短途結合的省際、市際、縣際三級班線旅客運輸網絡體系。全州鄉鎮通車率達83%,行政村通車率達到42%?,F有班線運輸企業1戶,旅游運輸企業3戶,景區觀光運輸企業5戶。發展公交客運企業6戶,擁有公交客運車輛129輛,公交客運線路38條。積極引導傳統貨運向現代物流發展,擁有貨運物流公司34戶,危險品運輸企業3家,個體貨運業戶3783戶,貨物運輸車輛4414輛,運輸服務能力明顯提高。

    


  • 上一篇:我州五舉措強化小春田間管理
  • 下一篇:州“兩會”代表委員討論發言摘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