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傳媒網 >> 新聞 >> 聚焦甘孜 >> 瀏覽文章

我州六舉措大力推進新一輪“國土增綠”行動

本站原創    2016年03月17日

     本網訊(記者 鄧安華)“山植樹、路種花、河變湖”、“山頂戴帽子、山腰掙票子、山下飽肚子”。16日,州林業局有關負責人把州委、州政府在“十三五”規劃中賦予我州生態建設的美好藍圖,向記者徐徐展開。
    我州是長江上游重要的水源涵養地和生態屏障,州委、州政府把生態建設作為重中之重的工作來抓,在全州范圍內啟動新一輪“國土增綠”行動。目標已經明確,任務卻非常艱巨,如何破解難題是關鍵。談到措施,該負責人毫不含糊:“我們大力實施人工造林與飛播造林相結合,專業造林與義務植樹相結合,喬灌與花草相結合,生態林與經濟林(景觀林)相結合的方式開展‘國土增綠’行動。”這是一項系統而艱巨的工程,州林業局用六大舉措來推進這項工程。
    一是摸清現狀,堅持規劃引領。為明確“十三五”期我州國土綠化建設目標和任務,合理布局國土綠化區域,在省林業廳的大力支持下,州林業局于2015年11月委托省林勘院對全州國土綠化進行了為期1個多月的外業調查,編制完成甘孜州“十三五”期國土綠化造林作業設計,有力指導了2016年全州重點區域造林綠化的組織和實施。根據設計,“十三五”期我州將實施人工造林7.4萬畝,飛播造林(人工點撒播)9.75萬畝,道路綠化900公里。其中,2016年實施人工造林1.6萬畝,飛播造林(人工點撒播)4.0萬畝,道路綠化196公里。
    二是突出重點,注重四個結合。在國土綠化布局上,一是與全域旅游結合。圍繞亞丁、海螺溝等重要旅游景區周邊及亞丁、康定機場周邊可視范圍宜綠化地帶及國道318、317、227道路兩旁,結合生態旅游實施綠化和美化;二是與災后重建相結合。結合康定11.22地震災后重建生態修復任務,爭取和落實災后重建資金3953萬元,恢復康定機場周邊植被破壞面積4000余畝,恢復道孚縣協德片區植被破壞面積1050畝;三是與扶貧攻堅結合。結合甘孜州扶貧攻堅戰略和任務,安排各縣(市)結合扶貧攻堅任務,編制扶貧村新村綠化方案,以常綠、落葉喬木、灌草花卉和經濟林結合模式實施扶貧村綠化,打造春有花、夏有綠、秋有果、冬有景四季各有特色,宜居、宜業、宜游優美的村落環境;四是與沙化土地治理結合。對全州沙化土地采取植灌、種草、設置沙障、圍欄管護等多種綜合治理模式,逐步恢復林草植被,推進土地沙化綜合治理,控制沙化土地蔓延。
    三是夯實基礎,培育鄉土苗木。各縣(市)依托現有骨干苗圃,加大康定木蘭、變葉海棠、云杉等本地鄉土樹種種苗的培育力度。全州現有苗圃 59 處,面積3947.9 畝,培育各類鄉土樹種種苗4811萬株,可供2016年造林綠化的苗木1770萬株。為新一輪國土綠化用苗奠定了堅實的種苗物質基礎。
    四是強化領導,始終高位推進。將我州國土綠化行動作為六大戰略之一的生態文明建設戰略的主要載體高位推進,成立了以州政協主席親自擔任組長,州委、州政府分管領導擔任副組長、州級相關部門主要負責人為成員單位的生態文明建設戰略領導小組,林業、農業畜牧、國土、環保、發改等部門作為成員單位,明確分工,各司其責、整體聯動,分解細化目標任務,制訂了較為完善的研究協調國土綠化工作的各項機制,為生態文明建設營造了良好的工作氛圍,形成了強大的工作合力。
    五是強化管理,確保有效實施。為了全面完成年度國土綠化任務,實行時間節點倒逼機制。鑒于我州造林綠化只有春季一個季節,各縣(市)按照今年3至5月開工建設的目標,順排工序,倒排工期,強化部門協調,制定了項目審批、財評、掛網招標等每個環節的工作完成時間節點,有力有序推進項目建設各項工作。
六是積極爭取,統籌落實資金。根據規劃,“十三五”期,我州造林綠化建設總投資 7.45億元,其中,2016年造林綠化建設投資1.86億元。為了確保工程建設的順利實施,除積極爭取國家、省上的投資外,正在爭取州級財政資金投入國土綠化項目,有效保障各項目建設的實施。
  • 上一篇:州教師進修校雙語師資培訓強管理重實效
  • 下一篇:​崇尚文明節儉辦席倡議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