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 張磊
“全州經濟社會發展離不開非公經濟的發展,非公經濟的前行離不開黨委、政府營造良好的市場環境。”政協委員何清泉說。
今年政協會,何清泉委員結合全州“十三五”規劃,繼續將目光放在了非公經濟發展問題上。
作為一名長期從事工商聯和個私協工作的參與者,何清泉告訴記者,我州民營企業發展雖經歷了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的艱難發展歷程,但從整體發展情況看還是相對落后,主要是由于民營企業自主發展意識不強、扶持政策宣傳不到位等多方面原因造成的。
何清泉說:“‘十三五’期,是決戰決勝全面小康的關鍵時期。當前,全州上下正在科學謀劃‘十三五’的各項工作,甘孜必將迎來新一輪的開發熱潮,必將帶來社會的巨大需求,是非公經濟發展的黃金時期。‘十三五’期,如何結合‘三化聯動’,用政府的手把市場主體和社會資源引入全域旅游、城鄉提升、新型農牧業等廣闊的發展空間,是當前非公經濟的最大命題。”
如何引導非公經濟適應全州新的發展形式?
何清泉說,關鍵要認真調研分析全州非公經濟發展中存在的問題,抓緊制定解決問題的措施和辦法,政策舉措等具體問題,抓緊制定“十三五”非公經濟發展規劃,在戰略層面繪就藍圖,引領非公經濟健康發展。
何清泉建議:一是對發展各階段的政策進行清理,建立健全工作機構,全力保障民營企業發展;二是加大對個體協會、工商聯、商業協會隊伍的思想政治建設,為發揮作用提供強有力的保障;三是加大對旅游等市場秩序的整治,提升我州民營企業和個體經營戶的整體形象;四是創造條件、搭建平臺,積極鼓勵和支持民營企業參與脫貧奔康等中心工作,充分發揮民營企業在助推我州經濟社會發展和民生改善中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