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傳媒網 >> 新聞 >> 各縣動態 >> 瀏覽文章

以創建民族團結進步示范縣為依托 建設美麗生態和諧小康鄉城

甘孜日報    2018年10月22日

◎中共鄉城縣委書記 曹建奎

自我州創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州活動啟動以來,我縣按照州委“三年創建、四年提升”的工作目標,緊緊圍繞“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的民族工作主題,將創建工作與各項重點工作有機結合,不斷完善工作舉措,創建工作取得了較好的成效。

一、緊緊把握團結進步的總要求,提高政治思想站位

省委十一屆三次全會對我州提出了創建“全國生態文明示范區、全域旅游示范區、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州”的定位,州委安排部署了“三創聯動”相關工作,將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創建作為治邊穩藏安康的重要抓手。由此可見,創建民族團結進步示范縣工作是事關甘孜藏區的社會穩定、事關甘孜群眾的脫貧奔康、事關甘孜社會的有效治理、事關各族群眾的文明進步、事關黨在藏區執政基礎的大事,必須要以高度的政治站位和高度的思想認識來認真對待,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創建工作的部署要求上來。

二、緊緊圍繞創建工作的結合點,凝聚創建工作合力

創建民族團結進步示范縣,不是一項單獨工作,涉及經濟、政治、社會、文化、生態,必須要堅持“五位一體”總體布局、統籌考慮;創建民族團結進步示范縣,不只是統戰民宗部門的工作,需要各部門協作、全民參與。因此,必須要緊緊抓住創建工作與各項重點工作的結合點,把各項工作與創建工作有機融合。要按照縣委“12463”發展戰略,將建設美麗生態和諧小康鄉城作為全縣各族群眾的共同追求,實現成果共享;要將黨建、民生、發展、穩定四件大事作為創建工作的引領和支撐,堅持黨建引領,在民生不斷改善、發展不斷提升、穩定不斷夯實中實現民族團結進步;要將創建工作與“六大戰略”、“三大產業”的培育緊密結合,不斷夯實民族團結進步創建的物質基礎和社會基礎。

三、緊緊抓住治寺管僧的牛鼻子,維護社會長治久安

牢牢把握“穩中求進”總基調,把穩定放在藏區治理的首要位置。從國際視野和政治思維來看待藏區穩定,從治藏安康的大局來擔當維穩重任,從實現藏區脫貧奔康的目標來維護穩定。要把握治理藏區的特殊規律和重點,緊緊抓住寺廟管理這個“牛鼻子”,既充分保障宗教信仰自由和正常宗教活動,又依法嚴格治寺管僧,堅決消除宗教干政擾民現象,積極引導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扎實開展“七五”普法和法律七進活動,打牢法治思想基礎。加強社會綜合治理,把藏區一切事務納入法治化軌道,破除傳統習俗對藏區治理的不利影響,消除宗族、家族勢力對社會事務的干擾,深入開展掃黑除惡行動,確保各族人民共享安定穩定的環境。

四、緊緊盯住群眾身邊的帶頭人,夯實基層組織基礎

基層黨組織是社會治理的關鍵。基層黨組織堅強有力,發展民生穩定才有保障,黨的執政基礎才有依靠。要深化“我是黨員我帶頭”活動,讓基層黨組織和農牧民黨員在脫貧攻堅、產業發展、社會穩定、服務群眾一線成為中堅力量。推進黨員聯系群眾制度,壓實黨員義務,促進作用發揮。鞏固完善村干部例會制度,強化村干部后備力量培養,推進黨員干部教育培訓全覆蓋、經常化,不斷提升基層黨組織和黨員履職能力。常態正風肅紀,高標準嚴要求監督管理干部,深入開展反腐敗斗爭,重拳懲治發生在群眾身邊的腐敗行為,維護藏區基層組織的良好政治生態。

五、牢牢占領意識形態的主陣地,提升群眾思想素質

全覆蓋宣傳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西藏工作會議精神、各項惠民政策及中央省州決策部署要求,讓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深入人心,成為藏區各級干部群眾的思想先導和行動指南。將優秀傳統文化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相融合,大力倡導良好的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和個人品德,讓共同的價值觀成為凝聚各族群眾的“精神家園”。深入開展“感黨恩、愛祖國、守法制、奔小康”主題教育,圍繞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和脫貧奔康生動實踐,增強藏區群眾愛黨、愛國、感恩、守法、自立意識,增進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共同匯聚各民族同心共筑中國夢的強大精神動力。


  • 上一篇:苦練服務技能 提高業務素質
  • 下一篇:抓好陣地建設 筑牢戰斗堡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