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報 2017年06月15日
——道孚林業局探索森工企業改革之路
見證 砥礪奮進的甘孜這5年
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3
■侯青伶
道孚縣盛產大蔥,茶馬古道順暢的時候就有“道孚的蔥,康定的風”的說法,可見道孚的大蔥早已揚名川內外。而此次“砥礪奮進看甘孜”大型采訪活動走進道孚縣,關注的則是藏香豬。
論知名度,道孚縣藏香豬的名氣一點不遜色于蔥。在“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上,道孚縣藏香豬肉因其獨特的品質,符合國家級合作論壇現場品鑒會以及高端商務宴請“天然、有機、原產地”的食材要求,成功入選“一帶一路”高峰論壇德國商務宴請晚宴。
很講究! 采用“圈舍+野外放養”生態養殖方式
記者實地采訪后發現,在道孚林業局,藏香豬的喂養很有講究。圈舍每天上午9:00、下午3:00安排專人打掃,定時人工撒食,基地內種有玉米和蒲公英、藿麻等各類中草藥,喝的是山泉水,采用“圈舍+野外放養”相結合的生態養殖方式。
“現在我們一共有230頭豬,目前看到的是56頭育肥豬,這些都是去年的豬崽了,藏香豬的生長周期長,差不多要12—14個月,喂養的是玉米、青稞、粗糧,享受的是原生態生活。”飼養員唐雪峰一邊撒著豬食一邊告訴記者。
喂養講究,豬肉制作更講究。“育肥成熟的藏香豬,首先進入宰殺區,下一步進入溫度保持在零下15—20℃、濕度保持在30%左右的凍庫塑形,解凍后進入腌漬區腌制7天左右,待自然風干10—15天后進行包裝、庫存,并留樣抽檢。我們的檢驗嚴格執行QS標準,并做好留樣封存1年時間,構建完善的食品安全溯源體系。”養殖場的檢驗員羅成果表示。
有深意! 森工企業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探索
“一頭100斤的藏香豬生長周期差不多要12個月,最后的成品只有40斤,嚴格的養殖要求和養殖環境,嚴苛的餐食配比,完善的加工產業鏈,讓我們的產品一下子能打動挑剔的德國人,”道孚林業局龍波局長稱,“這是我們森工企業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探索,下一步我們將加強與成都大學的技術合作,用科學的力量改變我們的食品。”
據了解,道孚林業局1971年6月建局,系州屬林業企業,核定為全省五個國家重點森工“五定企業”之一,經營區跨道孚、新龍、雅江“三縣”行政區域。為適應改革開放洪流,2012年注冊成立了“道孚縣綠源特色農畜產品開發有限責任公司”。
為突出鄉土特色,打造特色品牌,該公司通過考察發現藏香豬作為高原特色豬種,肉質鮮嫩,天然無污染,深受消費者喜愛,產品附加值高,市場潛力大。于是,2013年引入了藏香豬示范進行模擬野生散養,已取得成功。目前,已成功掌握藏香豬自繁自殖養殖技術,建有野生放養場10畝、藏香豬腌臘制品加工生產線廠房600平米,達到年存欄500頭、年出欄200頭養殖規模,同時開發加工“雪域森林”藏香豬腌臘制品系列產品,實現年產值50余萬元。
近年來,該公司通過藏香豬養殖與深加工產業建設,以藏香豬產業化養殖為依托,采用“公司+基地+農戶”的現代農業產業化發展模式,有力推動了道孚縣養殖產業化水平的提高,對加快推進道孚縣現代農牧業發展,增加藏區農牧民收入,促成農業產業化、可持續化起到了積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