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傳媒網 >> 新聞 >> 各縣動態 >> 瀏覽文章

把綠色生態效益裝進百姓“腰包”

本站原創    2017年05月23日

   本網訊(李銘暇  楊琦3萬畝集體公益林,以每畝8元計算,每戶可增加3萬元收入,村民們又多一個增收渠道。”近日,康定市副市長、三合鄉黨委書記夏莉娜欣喜地告訴記者這樣一個好消息。

    今年初,康定市三合鄉與廣東森威碳林業公司就林業碳匯項目達成合作開發協議,成為甘孜州首個公益林森林經營碳匯項目。該項目將充分利用三合鄉林地資源,通過植樹造林、加強森林經營管理、減少毀林、保護和恢復森林植被等活動,吸收和固定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在改善生態環境、減緩氣候變暖的同時,保護生態環境,獲取林業生產外溢性收益。

    五月的大渡河流域,春意盎然。日前,記者走進康定市三合鄉,清新的空氣撲面而來,讓人心曠神怡。

    三合鄉是康定市折東片區貧困面最廣、貧困人口最多的一個鄉鎮。全鄉共有6個貧困村,占全鄉總村數的46.2%;貧困戶134戶,占全鄉總戶數的18.6%;貧困人口495人,占全鄉總人口的16.5%

    “為了讓村民們早日脫貧致富,我們積極探索以‘多頭蓄水增大總量,優化資源做大變量’的思路,使村集體經濟有效疊加,從而破解村集體經濟收入短期效益和不可持續的困境。”夏莉娜說,全鄉除了積極發展各類種、養殖等產業外,還進一步挖掘森林資源優勢,推動集體經濟持續發展。

    據了解,“碳匯”是指從大氣中清除溫室氣體的過程、活動或機制,碳匯交易就是購買碳排放指標,通過市場機制實現森林生態價值補償的一種有效途徑。2011111,包括阿里巴巴、歌山建設、富陽木材在內的10家企業簽約認購了“首批14.8萬噸林業碳匯指標”,拉開了全國“林業碳匯指標認購”的序幕。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碳匯交易”使三合鄉找到了又一條讓村民增收的途徑。

    “三合鄉有著豐富的森林資源,而在以前,它的市場價值難以實現,現在這筆資源將真正為后人致富帶來效益。”三合鄉黨委副書記劉軍剛說,同時,通過項目實施,還能進一步提高村民們的環保意識。

    望著滿山的綠樹,三合鄉二郎村村民楊志康充滿喜悅:“以前不曉得這些樹子有這么大經濟效益,我們一定要好好保護好這片綠水青山,不僅讓家鄉更美,還能讓我們加快脫貧致富。”和楊志康一樣,三合鄉的村民們對于這種新的增收方式滿懷憧憬與希望。

    

     

   

 

  • 上一篇:鄉城縣兌現6萬元外宣通訊員獎勵
  • 下一篇:爐霍縣反“四風”不停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