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原創 2017年05月17日
本網訊(陳科)新龍縣地處甘孜州腹心地,交通區位優勢不明顯,社會發肓程度低,經濟發展在全州長期靠后。今年以來,新龍縣正視“墊底”不回避,立足“突圍”鼓干勁,著眼“趕超”勇沖刺,打響了跨越發展攻堅戰,在全縣激揚干事創業的精氣神,以苦拼實干的作風和真抓實干的狀態促各項發展全面提速。
城鄉提升 拉開一場新陣勢
5月11日的新龍縣城,天高云淡,陽光燦爛,近400米長的人民路建筑物建筑立面,皆披上綠裝,全部被鋼架搭成的防塵網遮擋,風貌提升改造工程正抓緊實施。掛職新龍縣住房和城鄉規劃建設局副局長的何旭東說,“我們將按照彰顯特色、展示風情、提升品位的要求,全城實施建筑立面風貌改造,力爭用幾個月的時間使縣城上檔升位,充分展現藏俗風情縣城的獨特魅力”。
風貌治理的鋪開只是新龍縣加力實施城鄉提升戰略的一個序曲。根據新龍縣的規劃,今年新龍縣將按照“提升縣城、做大集鎮、做美村寨”思路,統籌發力,添措加力,全面加快城鎮化與新農村建設。在做優縣城上,年內將全面完成城區風貌改造,啟動格薩爾廣場改造提升工程,建設能容納400余個停車位的停車場,同時加快實施吾西新區至縣城道路建設;在做美鄉村上,按照形態、業態、文態、生態融合發展的要求,加快實施藏區新居建設,異地移民搬遷900戶農戶,建成一批幸福美麗新村和“四好村”,并將全域縱深推進城鄉環境綜合治理,以鐵腕手段強力整治亂搭亂建,全面消除縣城、場鎮、公路沿線衛生死角,盡快使城鄉換新顏。
產業培育 打造一片新天地
5月10日下午,位于新龍縣博美鄉德麥巴村的特色產業基地,一大堆馬鈴薯堆在田間即將下種,而旁邊的干部和群眾勞作正酣,文萬春、郭敘雷兩位縣領導和來自縣農牧科技局的茍才明、鐘華二位專家,正指導村民開展高原紫色馬鈴薯種植。按照規劃,德麥巴村將建設200畝紫色馬鈴薯生產基地,進而為全村脫貧奔康開辟一條新路徑。
據縣農牧科技局分管種植業的副局長茍才明介紹,今年新龍縣將集中連片種植馬鈴薯1640畝、黑青稞2540畝、油菜1510畝、小麥750畝、元根130畝、青杠木耳10畝,新建大棚20座;而分管養殖業的副局長鐘華說,今年新龍縣將發展犏母牛1111頭、西門塔爾牛30頭、藏豬171頭,并將在3個集中養殖圈舍點發展生豬90頭,在4個集中養殖圈舍點發展藏雞1200只雞。
為配套推進產業發展,新龍縣在農機配備上也添力加碼,據了解,今年全縣將添置微耕機162臺、淺旋式播種機1臺、大型收割機3臺、炒磨一體機、磨面機、電動石磨機等各類設備近40臺。新型種植、養殖結構構建,特色產業培育打造,必將為全縣脫貧奔康打造一片新天地。
交通建設 打響一場新戰役
“這條路是縣城到甲拉西、拉日馬的必經之道,長期以來路面坑坑洼洼,是晴天塵土飛、雨天盡是泥,現在好了,施工隊進場施工,進出將更加便利”。5月13日下午3點,看到緊張施工的挖土作業,家住磨房溝附近的居民格措澤翁盡把喜悅寫在臉上。
今年,新龍縣把“交通先行”戰略作為破解發展瓶頸、筑牢發展根基、積淀發展優勢的的重大行動,用好脫貧攻堅的重大機遇,大力實施“通村通暢項目、通鄉油路建設項目、國省道建設項目”三大工程建設,在全縣拉開交通建設大會戰。今年,全縣計劃投資3.9億元,建設總里程達515公里的通村通暢項目,這些項目將直接惠及43個村;同時計劃投入5900萬元,加快實施洛古鄉通鄉油路、雄龍西鄉通鄉公路提升改造工程、甲拉西鄉通鄉公路提升改造工程三大項目建設,全面提升城鄉道路硬件水平;并將投資3854萬元,加快實施11個“退出村” 村內道路建設,全面改善村民出行條件;新龍縣還全力爭取多方支持,力爭年內完成國道227線水電開發過壩交通段建設,形成快捷、便利的交通主干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