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傳媒網 >> 新聞 >> 各縣動態 >> 瀏覽文章

“圣地理塘”吐芬芳

甘孜日報    2017年05月08日

     

    理塘縣城一角。 (理宣供稿)

     

    理塘縣城風貌。 (理宣供稿)

    ■本網記者 周華 陳斌 劉小兵 見習記者 金鑫

    因為海拔高,使這里享有世界高城的美譽;因為奔騰的駿馬和著名的賽馬會,讓這片中國最美草原蜚聲海內外。四月的毛埡草原,一陣急促的春雨后,綠色噴薄而出。干凈整潔的街道,四通八達的城市和鄉村道路,以及不斷“長大”的高城和越來越旺的人氣,都讓這座草原上的城市,散發著讓人心醉的芬芳。在下木拉鄉,春耕已經接近尾聲,但該鄉上馬巖村的村民正在村黨支部的引領下,忙著種植黑木耳,攜手邁向奔康路。在瑪吉阿咪花園農莊,新鮮時令的蔬菜,讓人忘記了自己身處高原。遼闊的草原上,“康藏之窗?圣地理塘”正在用自己的聲音,講述著一個動人的故事。

    做實黨建工作

    提升素質

    “理塘縣委把推進大討論活動作為全縣的一項政治任務,圍繞中央、省委、州委決策,立足理塘1337總體工作思路和構建‘四個一流’目標,務實擔當、敬業奉獻、求實創新,創造性地開展大討論、脫貧攻堅、維護穩定和改善民生等工作,努力構建‘康南第一、全州一流’的中心城市。”理塘縣委書記格勒多吉在接受采訪時告訴記者,該縣突出教育抓素質,努力打造一流班子隊伍;突出支撐抓作風,努力打造一流干部作風,抓人才支撐、抓作風建設、抓黨建引領。按照縣委提出的黨建引領脫貧攻堅、黨建引領反分維穩、黨建引領產業發展要求,圍繞“建強一個支部、維護一方穩定、培育一個產業、造福一方百姓”主題,整合建立聯合黨總支(支部),推行鄉鎮黨委、政府機關“三辦一中心”(黨政綜合辦公室、脫貧攻堅辦公室、依法治理辦公室、便民服務中心)建設,推行“三亮一升”(“亮黨徽、亮工作證、亮黨支部吊牌,每周一升國旗”)活動,努力建設藏區黨建工作示范縣。

    創造一流業績

    力促發展

    格勒多吉介紹說,該縣以縣委“1337”總體工作思路為統領,圍繞“兩不愁、三保障、四個好”標準和要求,今年重點鎖定37個貧困村,1214戶貧困戶,5318人貧困人口脫貧任務,突出1234(一心、兩帶、三園區、四基地)發展戰略與產業空間布局。抓旅游。堅持“一山一河一古鎮”總體布局,率先打造“一城兩路”(理塘古鎮4A景區申報、G318G227)和格聶山旅游開發建設,力爭三到五年完成省級衛生城市、省級文明城市創建。現已完成并通過勒通古鎮4A景區景觀資源評審省評工作。抓現代生態農牧業、商貿物流業和生態能源業。建設濯桑現代生態農業園,流轉土地2000畝,建設高原育苗新品種和“創新、創業”基地,打造農旅觀光和體驗區;建設圣地農莊服務區,流轉土地5000畝,建設原種薯基地、高原蘿卜研究中心和中藏藥材種植基地,帶動拉波、濯桑、君壩、下壩四個片區涉及16鄉鎮種植共5萬畝的優質馬鈴薯、水果蘿卜和中藏藥材;建設甲洼綠色蔬菜基地(瑪吉阿咪花園農莊),流轉土地500畝,建成蔬菜育種和冬季蔬菜基地,形成甲洼及周邊五個鄉鎮的綠色高原蔬菜種植區。抓現代畜牧業。建設集體牧場,流轉百萬畝草地,建設藏壩集體牧場等10個高級合作社,集體養殖牦牛和藏系綿羊,重點對藏壩鄉集體牧場進行提檔升級;建設牦牛原種保護和繁育基地,在曲登鄉流轉3000畝草地,建設牦牛原種場,為全縣集體牧場提供優良品種;建設禾尼藏系綿羊繁育基地,在禾尼鄉流轉1000畝草地,建設藏系綿羊原種場,為全縣集體牧場、養殖大戶提供良種羊;建設牧旅示范點“吉祥牧場”,引進藍逸公司共同打造大河邊“吉祥牧場”。推進生態農牧加工業。建設康南畜產品加工基地,著力打造本土牦牛肉、綿羊肉和藏香豬等特色畜產品品牌;建設理塘牦牛絨加工廠和理塘牦牛奶加工廠。有序發展優勢礦產業。堅持“開發與保護并重”的原則,依法有序開發日乃金礦、伊津金礦、阿加隆洼金礦,促進群眾就業增收。抓重點項目的申報、儲備、開工建設,積極探索推廣PPP模式,引導更多社會資金投資實體經濟。突出理塘康南中心城市地位,優化“城東新區、城南新村、城西工業園區、城北千戶藏寨”的城市功能布局,進一步完善城市配套服務設施,打造特色鮮明的城市景觀;圍繞“山植樹、路種花、河變湖(濕地)”要求,開展“每個理塘人每年種活一棵樹”活動,確保縣城綠化面積達到40%以上,實施G318G227(理塘段)公路沿線“河變湖(濕地)”和植樹種花工程,推進理塘湖濕地公園(查瑪日東水庫)建設,促進生態資源優勢向生態產業和生態經濟優勢轉化,構建“山頂戴帽子、山腰掙票子、山下飽肚子”的立體生態格局。

    力推“七大戰略”

    自加壓力

    理塘縣委副書記、縣長鄭顯峰告訴記者,近年來理塘縣堅決貫徹落實中央“五大發展理念”和州委“六大戰略”,全縣上下進一步解放思想,搶抓機遇,創新作為,自加壓力,提出了增加“人才支撐”戰略的“七大戰略”。全縣將聚焦“村退出戶脫貧”目標,全力開展脫貧奔康大攻堅;突出“建”“管”“治”三個關鍵,全力落實依法治縣大治理;圍繞“一二三”產業融合,強力實施產業富民大融合;以交通先行為骨架,統籌推進基礎設施大改善;鎖定“做強、做優、做美”目標,加快推動城鄉面貌大提升;突出抓好生態文明建設,加快實現綠色發展大創建;找準自身差距短板,強化人才支撐戰略。

    推進綠色發展

    做美城鄉

    在談到做美城鄉時鄭顯峰說,理塘將按照城鄉面貌“一年一個樣、兩年大變樣、三年展新貌”的工作要求,建立健全“1+4+3”工作機制(1個城鄉提升戰略總體方案,細化城鄉環境“亂象”大整治、城鄉建設大提升、城鄉管理大提高、城鄉規劃大完善四個實施方案,簽訂責任書、安排時間表、布置作戰圖三個保障措施),加快推進城鄉面貌大提升。做強縣城。以“三創”(創建省級衛生城市、創建省級文明城市、創建4A級旅游景區)為抓手,圍繞打造“魅力縣城”,注重歷史文化的發掘,注重文化遺產傳承與保護,打造自身特色鮮明的城市景觀,進一步完善城鄉結合部的水、電、路、通信等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推進城市垃圾、污水處理等市政設施建設。加強城鎮綜合執法、園林養護、城市環衛三支隊伍建設。推進城市綜合執法改革,健全網格化、信息化、標準化管理,理順管理機制,充實執法隊伍,力爭在高城鎮建立高城社區、格聶社區等4個社區,做到管理和服務并重,規范和優化并行。繼續開展“九子一線”亂象治理。做優鄉鎮。把鄉鎮作為服務農牧區的重要紐帶,加快構建中心鎮、重點鎮、一般鄉鎮功能互補,形成梯度發展格局,重點打造G318G227公路沿線鄉鎮,完成喇嘛埡鄉的撤鄉建鎮。做美村寨。因地制宜,合理規劃,建成幸福美麗新村40個,形成“布局形態美、村舍院落美、生產生活美、村容村貌美、鄉風行為美”的美麗村寨。加快傳統村落保護。啟動德西一、二、三村,車馬村,查卡村5個傳統村落保護提升工作。

    “我們將全力推進綠色發展,努力構建長江上游生態屏障。”鄭顯峰說,理塘縣將認真貫徹落實《關于推進綠色發展建設美麗四川的決定》和《關于踐行綠色發展理念建設美麗甘孜的決定》,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嚴格落實森林生態效益補償、草原生態保護補助獎勵機制。實施好天保工程、新一輪退耕還林工程。強化植被恢復、水土流失和沙化治理工作。推進人工營造林7000畝,道路綠化107公里,城鎮庭院綠化80畝。加大農牧區污染防治和集中飲用水源地保護力度。加強城鄉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和工程渣土管理,提升城鄉環境質量。加強礦山、水電、交通等領域環境整治。依法規范砂場管理,扎實推進城鄉環境綜合整治,嚴格執行環境保護“三同時”制度。

    

 

  • 上一篇:濃墨重彩繪錦繡
  • 下一篇:稻城縣開展主題宣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