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劉燕 記者 楊琦) “康定市一貧困戶家的孩子正上初中,因家里沒錢,計劃初中畢業就外出打工,像這樣的家庭,我們只要幫孩子讀完職高或者大學,畢業出來就會有工作,這個家庭就能實現脫貧。”在康定市脫貧攻堅精準幫扶工作推進會上,甘孜州委常委、康定市委書記唐強指出,精準幫扶要實施產業、就業、教育、移民搬遷扶貧,要倒排時間、穩步推進。
今年,康定市將實現12個村1983人精準脫貧。“十三五”期間,全市要實現13118人貧困人口脫貧,4205戶、59個貧困村脫貧摘帽的任務。
為實現今年脫貧目標,康定市提出因地制宜引導群眾“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宜農則農、宜林則林、宜畜則畜、宜果則果、宜商則商、宜游則游,一個問題一個問題地解決,堅決打好這場殲滅戰。
呷巴鄉位于康定城西78公里的立啟河畔,平均海拔3450米,屬于山地寒溫帶氣候。以前這里是典型的貧困鄉。自開展精準扶貧以來,該鄉緊緊抓住木亞熱崗景區開發項目,將俄達村49套空置的牧民定居房,以資產入股的方式進行開發,既解決了牧民定居房屋還貸問題,又有效地將空置的民居再開發。同時,景區開發企業還負擔村民保險金,盈利實行按比例分紅,企業每年出資40多萬元,為該鄉170戶727名牧民購買新合醫療保險和適齡人員農村養老保險,有效地解決了牧民醫療社保繳費負擔問題。
據了解,按照景區開發協議,公司與村集體按照7:3的比例,對景區收入實行按年分紅,在景區建成后,還給當地村民提供就業崗位。
康定貧困人口主要集中分布在鄉鎮,但這些地方大多山清水秀,旅游資源豐富,很適合發展旅游項目,外地人去那里,不僅可以吃到土雞、土鴨、土豬,還可以購買一些回家,通過旅游項目帶動,支持貧困家庭開發農家樂,就是幫他們脫貧致富。
針對全市各鄉鎮脫貧目標,康定要求派出人員立即沉下去,把困難一一列出并找準對策立即實施,各鄉鎮“第一書記”和主要領導要率先垂范,幫扶一兩個貧困戶,做出樣板。
“農村扶貧要講‘時令’,現在是春耕季節,錯過了,種養就難了,全年就沒有收成。以后每季度都要檢查進展情況,總結經驗,為扶貧探索出成功的模式。”康定市委副書記、市扶貧攻堅辦主任楊樹義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