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傳媒網 >> 新聞 >> 各縣動態 >> 瀏覽文章

貧困村有了合作社

《甘孜日報》    2016年02月04日

    本網訊(降央西繞)1月15日,雅江縣米龍鄉程章村熱鬧非凡,雅江縣程章無公害大蒜種植專業合作社和雅江縣富民藏香豬養殖專業合作社今天正式成立,老百姓臉上都掛滿了喜悅的笑容,合作社成立的消息在村里鄉外不脛而走。
    程章村第一書記與村兩委一班人不等不靠,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政治功能和服務功能,主動謀求致富辦法;以“貧困黨員帶頭脫貧、帶領貧困群眾脫貧”為目標,打好“組合拳”對癥下藥、精準滴灌、靶向治療、培育產業、促進產業結構調整。經過反復探索終于成立了兩個合作社,走上了脫貧致富道路。“以前是臉朝黃土背朝天,窮了一年又一年;現在不一樣了,縣委、政府政策這么好,合作社成立了,第一書記帶領大家干起來了,好日子就不遠了。”程章村村民布窮的話里充滿了喜悅和希望。
    合作社成立也得到了縣上幫扶部門的大力支持,縣衛生計生局給予5萬元的項目啟動資金但成立的路并不是一帆風順。
    “固守土地和落后產業一輩子了,突然要另謀產業來發家致富,最困難的是改變群眾的思想觀念;最開始全村69戶341人中,只有一小半的人同意搞。”第一書記陳銀軍說。
    后來反反復復做思想工作,又經過開村干大會、村民大會、投票表決、簽定承諾書等工作,終于實現了全村69戶全部加入合作社。
    “我們木采取每戶農戶投入藏香豬1頭,合作社進行登記,并進行集中飼養。等年底時,農戶若要買年豬,扣除豬仔斤數,再按照市場商品豬的價格買入的運營模式。這樣既整合資源、節約勞動,又擴大藏香豬養殖,2016年底估計出欄能達到50余頭。”陳銀軍進一步介紹到。
    合作社的成立,既實現了打捆經營,老百姓又可騰出時間外出務工。然而,陳銀軍和部分村民深刻地認識到土地是安身立命之本,只有發揮土地效益,調整農業產業結構。打造產業基地,程章村的脫貧致富之路才能越走越寬越走越遠。
    有了明確的認識,群眾除了參加藏豬合作社,還把自家的承包地流轉給大蒜種植合作社統一經營,全村村民共流轉104畝土地供大蒜種植,等收完大蒜之后,還可以種元根喂豬。陳銀軍對記者說,“由于當地農民外出打工掙錢較少,扶持本地產業的重要性就更加凸顯,讓老百姓掌握種養殖技術,調整產業結構,才能讓扶貧工作不陷入“扶貧—返貧—再扶貧——再返貧”的惡性循環。”
    如今,藏香豬養殖和大蒜種植兩個合作社已拉開陣勢,平臺已經搭建,群眾所期所盼將由藍圖變為現實。
     
    
  • 上一篇:甘孜縣農行抓好黨風廉政建設
  • 下一篇:九龍縣舉辦“迎新春群眾文藝匯演”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