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務人員在為群眾體檢。

群眾觀看文藝演出。
■ 張莉/文 澤仁擁則/圖
“以前我根本種不出好的蔬菜,多虧了梁技術員的指導,手把手教,這個季節,我家菜園子里是瓜果飄香啊,真要感謝縣農牧科技局的老師們。這樣的活動農牧民群眾熱烈歡迎。”德格縣“五下鄉”活動現場,牧民扎西激動地說。6月28日上午,州委群眾宣講團和德格縣委宣傳部、文旅廣體局、農牧科技局、衛計局、司法局等單位聯合在德格縣普馬鄉舉辦了理論、文化、科技、衛生、法律“五下鄉”活動。
實用科技知識成“搶手貨”
今年科普活動的主題是“創新創業、科技惠民”,縣農牧科技局特地帶來了許多農牧區實用型科普技術書籍。現場100多本科技書籍一與大家“見面”,就遭到了農牧民群眾“哄搶”。農技推廣員小劉說:“農技推廣員要有過硬的技術,要不斷學習和創新,要把掌握的農業科技知識準確地傳授給農牧民群眾,有效地解決農牧民在生產中遇到的各種問題。要有一定的政治素質和政策水平,要當好政策宣傳員,要讓農牧民知道國家和當地政府的惠農政策,引導農牧民向政策靠攏,指導農牧民向國家鼓勵的產業方向發展。”
一位老婆婆手里拿著一摞科技書籍,正認真翻看。小劉走上前問老人:“婆婆,你看得懂這些書嗎?”“呵呵,我當然不懂了,但是我的孫子懂啊!”老人說,她的孫子在川農大上學,今年即將畢業,有意回鄉搞養殖,所以她趁這個活動多拿一些資料,讓孫子從中找一些創業門路。除了對農業科技需求外,還有不少農民迫切想了解一些健康養生方面的知識。今年已50多歲的四郎巴姆老人患有糖尿病,得知此次“五下鄉”活動有專家現場服務,她特地讓兒子騎著摩托車載自己到現場尋診。
精神食糧送到家門口
隨著一陣鑼鼓聲響起,一場精彩的文藝表演在普馬鄉拉開序幕。由格薩爾藝術團表演的節目,吸引了臺下觀眾的眼光。他們一邊聚精會神地觀看演出,一邊不時小聲地議論著,個個臉上充滿了愉快的表情。達馬鄉中心校的澤仁老師興奮地說:“能在家門口看到這樣精彩的文藝節目十分高興,感謝“五下鄉”活動為我們送來精神食糧!”
生活一天比一天好了,人們的精神文化要求也越來越高。蒙達村60多歲的梅朵老人告訴筆者,聽說文藝隊要在鄉里表演節目,她是特意起了個早把家務忙完就趕過來了,節目真是太精彩了,希望“五下鄉”能夠常下鄉。
讓各項惠農政策落地生根
“同志,我想問一下,我是新農合參合農民,聽說今年新農合報銷政策又有了調整,像我這樣的條件可享受到優惠嗎?”在縣衛計局設立的政策咨詢臺前,工作人員耐心地向來自達馬鄉的村民耐心地解答著。
現場,相關單位也設立了政策咨詢臺。不少農民拉著相關工作人員的手,急切地咨詢著與自身利益密切相關的各項惠農政策,工作人員都一一耐心給予答疑解惑。
今年的“五下鄉”活動共吸引了來自9家單位的工作人員和2015名老百姓參與。現場有科技知識咨詢、科普圖片展、農技新技術講解、專家義診、法律援助、文藝演出等活動,活動規格之高、內容形式之豐、參與部門之多、活動安排之妙。縣農牧科技局工作人員表示:“隨著時代的進步,如今老百姓對新知識、新技術、新文化的需求越來越迫切。‘五下鄉’活動的宗旨就是農民需要什么我們就送什么,力爭讓老百姓得到更大的實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