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傳媒網 >> 新聞 >> 黨政要聞 >> 瀏覽文章

十一屆州委常委會召開第十三次會議

甘孜日報    2017年06月23日

學習貫徹十一屆省委常委會第2次會議精神

   本網訊(記者 陳斌)昨(22)日,州委書記劉成鳴主持召開十一屆州委常委會第十三次會議,會議傳達貫徹了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甘肅祁連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生態環境問題督查處理情況及教訓的通報》《關于學習貫徹十一屆省委常委會第2次會議精神的通知》及全省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工作會議精神,審定了《甘孜州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實施方案》《甘孜州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實施方案》《甘孜州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6周年活動建議方案》《甘孜日報社、州廣播電視臺、州民族歌舞團體制改革方案》《甘孜州佛教協會第八次代表會議方案》。

   會議指出,甘肅祁連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生態環境問題給我們敲響了警鐘,教訓十分深刻。會議要求,我州作為長江上游生態保護屏障和“中華水塔”的重要組成部分,必須引以為鑒、舉一反三、查找不足,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堅決把生態文明建設擺在全局工作重要位置抓緊抓實抓好。一要深入傳達學習,統一思想認識。要認真傳達學習《通報》和省、州委常委會會議精神,準確把握精神實質,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中央、省委和州委要求上來,牢樹“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保護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的理念,以對腳下這片土地負責、對人民和歷史負責的態度,大力解決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生態環境突出問題;牢樹“四個意識”,嚴明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生態文明建設重要戰略思想,決不允許在落實中央大政方針和省委決策部署上作選擇、搞變通,決不允許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切實擔負起保護“中華水塔”、筑牢長江上游生態屏障、維護國家生態安全的重大政治責任。二要堅持生態優先,推進綠色發展。要堅持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重構發展與資源環境的關系、解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問題。要按照人口、資源、環境相均衡,經濟、社會、生態效益相統一的原則,堅定不移實施主體功能區制度,調整優化國土開發空間,構建科學合理的城市化格局、農業發展格局、生態安全格局。要以提高環境質量為核心,實行最嚴格的環境保護制度,強化環境綜合治理,提高環境監管能力,加強水、大氣、土壤污染防治,讓廣大群眾工作生活在更好的環境中。要全面落實“綠化全川”行動,圍繞“全國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國家生態屏障區、國家綠色能源生產基地”建設,按照“全面規劃、分布實施、點上治理、面上保護”的原則,堅持保護優先、合理開發,大力推進“山植樹、路種花、河變湖(濕地)”工程,深入實施森林生態保護與建設、草原生態保護與建設工程,加強脆弱地區生態治理和生物多樣性保護。要圍繞建設“生態強州”目標,加快推進生態資源優勢向生態產業、生態經濟優勢轉化,打好綠色底色,創造綠色業態、制造綠色消費、實現綠色增長,推動形成“山頂戴帽子、山腰掙票子、山下飽肚子”的立體生態格局。要大力實施城鄉提升戰略,建立健全城鄉發展一體化體制機制,圍繞做強縣城、做優鄉鎮、做美村寨,建設一批生態示范縣、生態示范鄉鎮、生態示范村寨和生態示范家園。要建立健全生態文明法規體系,創新完善綠色發展制度機制,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制度改革,引導、規范和約束各類開發、利用、保護自然資源的行為。四要強化問題整改,補齊生態短板。要加強環境保護督察發現問題的整改落實,緊盯重點領域、關鍵問題和薄弱環節,抓早抓小抓苗頭,一項一項抓落實、一件一件抓整改。要堅持“清單制+責任制”工作法,明確責任、時限、方法舉措。要協作配合,不推諉不扯皮,形成工作合力,做到守土有責、守土盡責。五要壓實工作責任,強化責任追究。各級黨委、政府要切實擔負起生態環境保護的主體責任,強化“黨政同責”“一崗雙責”。各級環保部門要認真履行統一監督管理職責,相關部門要加強協同聯動。要制定生態文明建設考核辦法,全面實行最嚴格考核問責制度,完善生態文明建設責任追究機制,對違背科學發展要求,造成資源環境生態嚴重破壞的,堅決依紀依法嚴肅問責、終身追責。

   會議指出,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是黨中央加強黨的思想政治建設的一項重大部署,是全面從嚴治黨的戰略性、基礎性工程,也是堅持思想建黨、組織建黨、制度治黨緊密結合的有力抓手。會議要求,全州各級黨員干部要進一步統一思想,深化認識,牢樹“四個意識”,嚴肅黨內政治生活,堅持帶著問題學、聚焦問題查、對著問題改,堅持學做結合,做到以知促行。要把握關鍵,做好表率,按照“全覆蓋、常態化、重創新、求實效”要求,堅持基礎在學、關鍵在做、著力在改,做到學用結合。要把“兩學一做”學習教育與學習貫徹省第十一次黨代會精神、脫貧攻堅、反分維穩等有機結合,做到“兩手抓、兩促進、兩不誤”,進一步提高我州黨員干部的思想素質。

   會議還研究了其它事項。


  • 上一篇:全州資源管理委員會第二次會議召開
  • 下一篇:加強監測預警 做好應急防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