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線 2017年05月26日
5月24日,四川省第十一次黨代會在錦江大禮堂隆重開幕。脫貧攻堅,是我省的“頭等大事”,高原藏區、秦巴山區、烏蒙山區和大小涼山彝區等四大連片貧困地區,是我省脫貧攻堅的主要戰場,讓我們看一看,來自四大連片貧困地區的基層黨代表,他們怎么看過去五年的發展,未來脫貧攻堅道路,他們打算怎么辦?
扎西多吉降澤
高原藏區
保護生態草場 為高原脫貧立功
28歲的藏族小伙兒扎西多吉降澤,來自甘孜州色達縣大章鄉,他既是鄉黨委副書記,鄉紀委書記,也是嘎志瑪一村第一書記。
“要致富先修路”,“樓上樓下電燈電話”,在過去五年的大章鄉,已經成為現實。扎西多吉降澤說,在脫貧攻堅的戰場上,“精準”兩個字,讓大章鄉的老百姓生活得到了巨大改變:“我們村村通了硬化路,家家有了照明燈。”目前,嘎志瑪一村仍未退出貧困村,但扎西多吉降澤相信,自己身兼省第十一次黨代會基層代表和嘎志瑪一村第一書記這兩個身份,一定能將會議精神帶回村子,帶領老百姓一起擼起袖子加油干,通過畜牧產品加工和生態草場保護工作,盡快讓老百姓脫貧:“恢復高原上的生態草場,老百姓可以通過務工,參與到高原生態草場保護工作中來。這樣老百姓有了務工收入,高原生態也能得到更好的保護。”
秦巴山區
為脫貧“摘帽”發力 女書記要養糧食豬
母小菊戴著眼鏡,看起來斯文白凈,你很難想象她在北川羌族自治縣小壩鄉鄉大包村,帶領老百姓脫貧攻堅。母小菊信心十足:“今年我們村要大力發展糧食豬養殖,一定會退出貧困村,為全縣摘掉貧困縣這頂帽子出力。”
地處秦巴山區連片貧困地區,北川是國家級連片貧困縣,但過去五年,通過災后重建、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產業轉型升級等,社會經濟發展早已超越震前水平,去年有18個村退出貧困村。母小菊說,今年北川的頭等大事仍然是脫貧攻堅,因為今年全縣要摘掉貧困縣這頂帽子。北川“摘帽”,需要村村發力,大包村的糧食豬養殖已經啟動,除了確保今年退出貧困村,母小菊還有更大的“野心”:“最終,與全國、全省實現同步小康。”
脫貧之后奔小康 讓老百姓錢袋子鼓起來
史進洪是宜賓珙縣上羅鎮副鎮長,也是代家村黨支部書記,他的目標不僅是要帶領老百姓脫貧,還要奔小康:“讓群眾的錢袋子,盡快鼓起來!”
過去五年,宜賓市的脫貧攻堅戰役開展的如火如荼。史進洪說,畜牧業、種植業在脫貧攻堅中起了極大的作用:“但是,對老百姓來說,不僅要脫貧,還要奔小康。”宜賓的“四好村”比比皆是,代家村也早已沒有了貧困戶,群眾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史進洪表示,作為村里的黨支部書記,他將認真領會此次黨代會精神,進一步實施產業轉型發展,大力推進種植花卉苗木、烏蒙山盆景,加快群眾奔小康的步伐:“以‘繡花’的功夫去工作。”
大小涼山彝區
攻堅沖刺 涼山要啃硬骨頭
今年3月,涼山彝族自治州會東縣農牧局科教站站長李旭作為全國人大代表,出席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這次,她又來到成都,作為省黨代表出席省第一次黨代會。身在全國、全省脫貧攻堅主戰場,李旭認為,未來五年,是涼山脫貧攻堅、同步小康的攻堅沖刺期,大涼山的脫貧攻堅,已經進入了啃硬骨頭、攻城拔寨的決勝階段。
回首往昔,涼山把脫貧攻堅當作全州的頭等大事,李旭欣喜地看到了邊遠山區道路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的巨大變化,教育扶貧、醫療扶貧、旅游扶貧、產業扶貧等各種扶貧方式,根據大涼山不同地區的不同需求有序展開:“我們涼山累計減少貧困人口70.98萬人,貧困發生率從2011年的25.6%降低到了11%,脫貧奔康的基礎更加堅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