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日報 2017年05月26日
雅江牧民開展賽馬活動。 衡昌輝攝
省第十次黨代會以來的五年,四川走過了極不平凡的奮斗歷程。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省委緊緊依靠和團結帶領全省各族人民,保持堅強政治定力、專注發展定力和懲治腐敗定力,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認真踐行新發展理念,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真抓實干、攻堅克難,四川各項事業取得新的重大成就。
“看似尋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卻艱辛”。過去五年,四川面臨多重特殊矛盾和重大考驗。我們迎難而上、勇于擔當,集中力量打了幾場硬仗,著重抓了一批關乎全局和長遠的大事難事。
5年成就
1、經濟實力邁上新的臺階
經濟總量達到3.26萬億元,躍升至全國第六位;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超過4萬億元,增加1萬億元以上;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超過3300億元、公共財政支出超過8000億元,均增長70%以上;各項存款余額6.5萬億元,增加3萬億元。
2、多點多極競相發展態勢總體形成
成都平原經濟區經濟總量超過2萬億元,川南、川東北經濟區經濟總量均超過5000億元,天府新區發展勢頭強勁,經濟總量過千億元的市(州)達15個、增加8個,過百億元的縣(市、區)達112個、增加38個。
3、新型城鎮化建設進程加快
“四大城市群”建設、“百萬安居工程”和“百鎮建設行動”成效明顯,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49.2%、提高7.4個百分點,平均每年吸納農業轉移人口100萬人以上,建成幸福美麗新村16282個。
4、改革紅利不斷釋放
農村土地確權登記任務基本完成,培育家庭農場3.4萬個、農民合作社7.4萬個、龍頭企業1萬戶以上;國資國企改革成效顯著,地方國有企業資產總額達4.5萬億元、所有者權益達1.5萬億元,均增長120%以上;行政管理體制改革深入推進,簡政放權力度加大,新增各類市場主體289萬戶。
5、開放合作高水平高端化推進
主動融入“一帶一路”等國家戰略,成功承辦舉辦財富全球論壇、世界華商大會、西博會、科博會、中外知名企業四川行等國際性會議和投資促進活動;累計引進到位省外、境外資金超過5萬億元,駐蓉領事館達16家,在川落戶世界500強企業達321戶,成都雙流機場開通國際航線100條,新增54條。
6、長遠發展基礎不斷夯實
天府新區上升為國家級新區,全面創新改革試驗、自由貿易試驗區等國家戰略布局先后落戶四川,一大批重點基礎設施項目和重大產業項目落地實施;全省水電裝機容量達到7095萬千瓦,全國重要的清潔能源基地初步建成;交通領域投資連續5年居全國前列,高速公路、鐵路、高等級航道里程分別達6610公里、4623公里、1515公里,進出川大通道達29條,新增12條;天府國際機場獲批并開工建設,奠定成都國家級國際航空樞紐地位。
7、群眾生活水平大幅提升
持續實施十項民生工程,每年辦好一批民生實事,全省財政民生投入占年度公共財政支出提高并穩定在65%左右;每年城鎮新增就業100萬人左右;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分別增長9.7%、11.5%。教育、衛生、體育、社會保障等公共服務全面加強,安全生產、食品藥品安全、地質災害防治成效明顯,婦女兒童、青少年、殘疾人、老齡、關心下一代等事業長足發展。
8、思想文化建設成果豐碩
中國夢主題教育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扎實推進,意識形態領域形勢向上向好,涌現出蘭輝、菊美多吉等一批先進典型,文化事業不斷繁榮,文化產業加快發展,文化小康建設成效明顯。
9、綠色發展邁出堅實步伐
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戰役”全面打響,綠化全川行動扎實開展,全省五分之二國土面積劃入生態保護紅線,累計植樹造林5020萬畝。
10、民主法治建設穩步推進
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基層群眾自治制度,愛國統一戰線鞏固壯大,民族團結、宗教和順、外事僑務、港澳和對臺工作進一步加強,工會、共青團、婦聯等群團組織作用有力發揮,社會組織有序發展,國防動員和雙擁工作持續深化,依法治省工作成效顯著。
11、黨的建設得到全面加強
嚴格落實管黨治黨政治責任,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和“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扎實開展,黨員干部“四個意識”牢固樹立,黨內政治生活嚴肅認真,黨的基層基礎工作不斷夯實,風清氣正、崇廉尚實、干事創業、遵紀守法的良好政治生態總體形成。
5場硬仗
1、保持專注發展戰略定力,堅定不移推進創新驅動轉型發展
堅定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調存量和擴增量并舉,2013年以來關停小煤礦753處、淘汰落后產能企業1488戶,提前完成國家任務;以功成不必在我的決心積極培育高端現代產業,集中培育航空與燃機、信息安全、新能源汽車、軌道交通、生物醫藥、現代金融、旅游、石墨烯等一批重點產業,把全面創新改革作為引領發展的“一號工程”,列出9張清單全力推進落實,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達1.6萬億元、增長128%,科技對經濟增長貢獻率達52%、提高6個百分點,第三產業比重超過第二產業,新舊動能加速轉換,經濟結構實現歷史性轉變。
2、著眼同步全面小康,舉全省之力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
把脫貧攻堅作為全省頭等大事,念茲在茲、唯此為大,鎖定“兩不愁、三保障”和“四個好”目標,聚焦“四大片區”和貧困縣貧困村貧困戶,落實“六個精準”“五個一批”和駐村幫扶機制,打出組合拳。堅持以上率下,省級領導和各級干部帶隊開展多輪全覆蓋調研督導,扎實推進住房建設、基礎設施建設、產業培育、就業增收、教育扶貧、健康扶貧、低保兜底、金融扶貧等,創新設立”四項基金“,廣泛開展“四好村”創建,抓好省內外對口幫扶,全省農村貧困人口從2012年底的750萬減少到2016年底的272萬、貧困發生率從11.5%下降到4.3%,脫貧攻堅取得重大階段性成就。
3、切實擔負地方主體責任,奮力奪取抗震救災和災后重建重大勝利
在黨中央、國務院的堅強領導下,我們迅速有序科學高效開展搶險救援,千方百計減少群眾生命財產損失,妥善安置受災群眾,科學謀劃推進災后重建,探索走出了一條中央統籌指導、地方作為主體、災區群眾廣泛參與的恢復重建新路。“4·20”蘆山強烈地震三年重建任務圓滿完成,基礎設施顯著改善,公共服務水平大幅提高,一批重點產業項目落地實施,一批旅游文化特色小鎮相繼建成,災區“造血”功能明顯增強,“戶戶安居樂業、民生保障提升、產業創新發展、生態文明進步、同步奔康致富”的規劃愿景正在成為美好現實,
災區城鄉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變化。
4、綜合施策標本兼治,持續用力推動民族地區繁榮發展和長治久安
堅持發展民生穩定“三件大事”一起抓,規劃實施兩輪“三年交通大會戰”,全域旅游、現代農牧業等特色經濟蓬勃發展;扎實推進藏區“六項民生工程計劃”和彝區“十項扶貧工程”,抓好藏區新居、彝家新寨建設,實施民族地區15年免費教育、“9+3”免費職業教育和“一村一幼”,社會民生事業水平大幅提升;常態化推進民族地區依法治理,抓好彝區禁毒防艾,加強寺廟依法整治和規范管理,廣泛開展“愛國守法感恩”主題教育,“國家好、民族好、大家才會好”成為廣泛共識,四川藏區靜悄悄地發生了根本性歷史性變化。
5、堅定推進從嚴管黨治黨,集中打了一場懲貪治腐、正風肅紀、刷新吏治的攻堅戰持久戰
以領導班子思想政治建設為抓手,徹底肅清周永康長期插手四川事務造成的惡劣影響。保持懲治腐敗高壓態勢,實現本屆省委巡視全覆蓋、市縣黨委巡察全面推開,徹查嚴處南充拉票賄選案,反腐敗斗爭壓倒性態勢已經形成。馳而不息整飭作風,深入開展正風肅紀專項整治,群眾反映強烈的“四風”突出問題得到有效解決。從嚴從實抓班子帶隊伍,市縣鄉領導班子換屆風清氣正,全省政治生態發生了可喜變化。
黨代表感言
報告處處體現了省委事不避難、砥礪奮進的勇敢擔當。這幾年,四川打硬仗,首先就是保持專注發展定力,堅定不移推進創新驅動轉型發展。作為欠發達省,鮮明提出“轉型才能更好發展、后發也要高點起步”,積極走上科學發展、加快發展之路。省委以功成不必在我的決心不斷推動產業邁向高端,同時拿出壯士斷腕的勇氣謀轉型。正是這樣腳踏實地地干,四川發展新舊動能加速轉換,五年間實現了歷史性轉變。
——省經濟和信息化委主任陳新有
報告將脫貧攻堅作為過去幾年我省集中力量打下的幾場硬仗,也是關乎全局和長遠的五方面大事難事之一。高點定位,精準概括,充分彰顯了省委著眼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的責任擔當,也體現了省委面向全川人民作出莊嚴承諾的初心不忘。我們有信心,在省委強有力的領導下堅決打贏脫貧攻堅這場硬仗,向歷史、向黨中央、向人民交出一份滿意答卷。
——省扶貧和移民工作局副局長降初
切實擔負起地方主體責任,奮力奪取抗震救災和災后重建重大勝利。四川一開始就把科學重建與同步小康緊密結合,把災后重建置于“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宏大歷史背景下去籌謀。同時,努力探索地方為主體的重建新機制,把提升國家應對自然災害的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這個“國家課題”作為應盡之責,探索走出了一條恢復重建新路。——省委政策研究室、省委改革辦綜合處主任科員黃登武
過去五年,省委、省政府全面貫徹落實中央關于民族宗教工作的一系列重大決策部署,綜合施策標本兼治,全省民族地區經濟快速增長、民生持續改善、脫貧攻堅首戰告捷、民族團結社會穩定。接下來,我們要把這次黨代會的精神,轉化為推動全省民族宗教工作的強大動力,奮力開創四川民族宗教工作新局面,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
——省民宗委主任姚斌
報告貫徹中央要求,凝聚各方智慧,承載群眾期盼,高屋建瓴,全面深刻,鼓舞人心,催人奮進。過去五年,省委牢固樹立“四個意識”,深刻把握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始終保持堅強政治定力,清醒作出“三個不可低估”的重大判斷,管黨治黨的責任擔當前所未有、正風反腐的決心力度前所未有、反腐敗斗爭的成效成就前所未有,營造了風清氣正、崇廉尚實、遵紀守法、干事創業的良好政治生態。——省紀委副書記、省監察廳廳長、省預防腐敗局局長黃昌明
6個認識
1、方向問題始終是決定治蜀興川事業成敗的根本所在,必須切實增強“四個意識”,自覺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推動黨中央大政方針在四川不折不扣落實,這樣才能確保事業發展沿著正確方向前進。
2、四川的基本省情決定了發展始終是第一要務,必須把經濟建設作為興省之要、把創新驅動轉型發展作為核心任務,堅定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樣才能加快闖過轉型升級這道關口,搶占未來發展制高點。
3、四川工作紛繁復雜千頭萬緒,必須事不避難、統籌兼顧、謀定后動、勇于擔當,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列出清單、掛圖作戰,以釘釘子的精神狠抓落實,這樣才能掌握工作主動權,一步一個腳印實現既定目標。
4、治蜀興川重在厲行法治,必須把依法治省作為事關全局的戰略任務和關鍵性工程來抓,切實把四川各項事業納入法治化軌道,運用法治思維法治方式化解矛盾、解決問題、推動工作,這樣才能推進治理能力和治理體系現代化,確保社會和諧穩定、長治久安。
5、事業發展的根本力量在人民,必須始終把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斗目標,把保障改善民生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這樣才能匯聚起強大合力,不斷奪取治蜀興川新勝利。
6、黨的偉大工程保障黨的偉大事業,必須堅定推進全面從嚴治黨,把各級黨組織建設得更加堅強有力,把黨員干部心思精力集中到干事創業上來,這樣才能為四川各項事業發展提供堅強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