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傳媒網 >> 新聞 >> 黨政要聞 >> 瀏覽文章

道孚建成我州首個國家地理標志保護核心示范區

四川在線    2017年05月17日

   

    本網訊(張德禧 徐登林) 3月份,我家的9畝土地就流轉給農場了,每畝每年630元,我每月在大蔥基地打工有2000元收入,老公出去務工,一家人一年的收入增加還學到技術。”516中午,道孚縣陽光燦爛,照耀著高原漸綠的青草,也喚醒了田野里變青的蔥苗,48歲的麻孜鄉溝爾普村村民青芝翁姆在大蔥基地邊澆水邊說,大蔥再有一個多月就能上市了。

    “康定的風,道孚的蔥。”這句俗語在我州流傳甚廣。道孚的蔥因獨特的香味,一直受到藏區消費者的追捧。但是長期以來,道孚的蔥都以百姓自種自用為主,種植地僅為房前屋后的院壩。今年,道孚縣委、縣政府提出打造百公里高原特色農業產業園,大蔥以獨特優勢成為其中的一員,在麻孜鄉溝爾普村大蔥基地,道孚縣建成甘孜藏區首個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產業核心示范區。

    眼下,位于麻孜鄉溝爾普村的大蔥示范基地里,蔥葉翠綠鮮艷,蔥白潔白修長。“只有道孚大蔥的味道濃郁,保存時間長。”溝爾普村村支部書記所郎扎西走在田坎間,順手拾起一把土聞了聞說,大蔥以前沒有形成規模,誰也沒想著靠大蔥養家。

    記者了解到,2004年道孚大蔥獲得了農業部農產品質量安全中心頒發的無公害農產品認證,2014年經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批準,道孚大蔥成為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

    道孚大蔥有500年的種植歷史,多年的熟化耕作,土壤耕層深厚,質地為山地棕壤和暗棕壤,團粒結構含量豐富,通氣透水性好,酸堿度中性。“這樣土地上栽培的大蔥假莖質地緊密,產量高,口感佳。”道孚縣農牧科技局農技師魏碧華說,在長期的種植過程中大蔥的優良品質越來越被固化。

    為提升大蔥產量,道孚縣專門指派了魏碧華對村民進行技術培訓,并聘請成都市郫都區志華農場的技術員黎云忠進行播種技術指導。道孚縣農民與郫都區志華農場達成銷售協議,以“農場+農戶+電商平臺”的新型農業經營模式,以每公斤4元的價格由志華農場從農戶處收購后銷往成都各大超市和電商。

    “大蔥基地是道孚打造百公里高原特色農業產業園的核心示范區,我們將不斷強化原產地地理標志保護,引領帶動區域農民增收,實現貧困戶脫貧致富。”道孚縣委書記蒲永峰說。

 

  • 上一篇:西安—稻城直飛航線開通
  • 下一篇:帶領群眾致富的“第一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