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報 2017年05月16日
全國政協副主席李海峰一行來我州調研
李海峰一行參觀紅軍長征紀念館。
本網訊(鄧安華 文/圖)5月11日至14日,全國政協副主席李海峰率隊來我州,就茶馬古道文化遺產保護和利用情況展開調研。李海峰充分肯定了我州在茶馬古道文化遺產保護和利用方面做出的富有成效的工作。她指出,茶馬古道是一條存在了千年的文化古道,其文化遺產的價值不可估量,人民政協要充分發揮建言獻策的智庫作用,著力推動茶馬古道文化遺產的保護和利用水平上新臺階。
全國政協文史和學習委員會副主任孫慶聚、陳光林、周國富、翟衛華、陳惠豐,全國政協委員王文章、鄔書林、李東東、楊冬權、勵小捷、黃嘉祥、廖奔、趙長青,省政協文史資料和學習委員會主任吳顯奎,州委書記劉成鳴,州人大常委會主任李康,州委副書記李江,州委常委、州政府常務副州長趙波,州政協常務副主席陳洪暴,州政協副主席蔣秀英隨同調研。
李海峰一行先后深入我州磨西古鎮、瀘定鐵索橋及紅軍長征紀念館、州博物館、道孚縣嘎依熱民居接待酒店和道塢藏文化主題酒店、康定新都橋鎮調研。李海峰指出,茶馬古道既是一條文明古道、民族走廊,更是一條文化傳播古道,承載著豐厚的歷史文化資源,甘孜州茶馬古道文化源遠流長、資源豐富,全州各族人民對茶馬古道的保護和利用,開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在保護和利用方面提出了有價值的思考和意見,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績。
李海峰強調,要充分認識茶馬古道精神對于堅定文化自信的重要地位。相對于經濟功能,茶馬古道更深遠的價值與意義在于其所蘊含的“剛毅堅卓、自覺自信、和諧共榮”的精神。要通過學習了解茶馬古道的歷史,傳承祖先的成就與輝煌,使我們的優秀文化和光榮歷史更好地服務于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事業。要進一步加強對茶馬古道文化遺產保護的科學研究,既從歷史的深沉脈絡去尋求它的內涵、成因與價值,也關注它現在、未來中的地位、功能與意義,同時,加強對茶馬古道沿線文化遺產的記錄、保護、管理體制和方式等問題的研究,為更好地保護茶馬古道文化遺產奠定基礎。要樹立適度開發科學理念,以保護文化生態資源、保護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作為開發利用的前提,著力于茶馬古道沿線經濟社會的發展,使茶馬古道這一珍貴的文化寶庫在我們手中得到更好的保護和發展。各級政協組織要充分發揮優勢,匯聚各界專家智慧,推動茶馬古道文化遺產的保護、開發、管理和利用水平上新臺階。
新聞鏈接:
茶馬古道是指存在于中國西南地區,以馬幫為主要交通工具的民間國際商貿通道,是中國西南民族經濟文化交流的走廊,茶馬古道是一個非常特殊的地域稱謂,是一條世界上自然風光最壯觀、文化最為神秘的旅游絕品線路,它蘊藏著開發不盡的文化遺產。目前,在四川茶馬古道的線路上,已調查發現文物點223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