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傳媒網 >> 新聞 >> 黨政要聞 >> 瀏覽文章

川南經濟區 以高新動能“轉”出新增長極

四川日報    2017年05月05日

川南經濟區

內江、自貢、瀘州、宜賓

五大戰略定位

  ●建設多中心城市群一體化創新發展試驗區●老工業基地城市轉型升級示范區●國家重要的先進制造業基地●長江上游生態文明先行示范區●成渝經濟區沿江和向南開放重要門戶

    前不久,兩個“國”字號招牌落戶川南經濟區:自貢入選全國首批老工業城市和資源型城市產業轉型升級示范區;內江高新區升級為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兩塊招牌映射了川南經濟區未來的發展方向: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發展高新技術產業。

  根據我省去年編制出臺的五大經濟區“十三五”發展規劃,川南經濟區包括自貢、瀘州、內江、宜賓4市,28個縣(區),經濟總量5221億元,常住人口超過1500萬人。

  近年來,川南經濟區在推進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的同時,還“無中生有”拓展新興高端產業,以高新動能“轉”出新增長極。□本報記者 秦勇 黃大海 唐澤文

    新舊轉換老產業新起來

  2017中國國際酒業博覽會上,瀘州對外公布消息,中國酒業大數據平臺將于今年底正式投入使用。據悉,平臺將通過白酒景氣指數、酒企信用指數、區域酒業處罰指數等指標,實現白酒標簽化工程、精準營銷、防竄貨提醒等大數據應用。

  白酒和大數據,一個是瀘州傳統產業的代表,一個是瀘州新興產業的支柱。兩者融合而成的中國酒業大數據平臺則成為瀘州新舊動能轉換、產業轉型升級的典型。

  在內江,十多年前威玻集團還只是一個年產5000噸小池窯玻纖的工廠,然而近幾年通過轉型升級,威玻集團在新材料領域異軍突起。截至目前,該公司不僅擁有博士后創新實踐基地、四川省企業技術中心和四川省玻纖復合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還大力發展池窯拉絲及高性能樹脂基和工程塑料增強復合材料,形成“高性能玻纖—玻纖織物—玻纖復合材料”一條龍深加工體系。

  威玻集團只是內江產業轉型升級的縮影。最近幾年,內江通過一系列扶持政策,讓傳統產業衍生出新“生機”,讓眾多企業尋找到“新天地”。數據顯示,內江高新區現已建成科技企業孵化器3個,入駐單位增至214家,入駐創新創業人員1295人。

    從無到有新產業立起來

  5月3日,宜賓臨港智能終端產業園內,部分企業正在進行緊張的裝修和設備安裝。接下來的一個月內,產業園將有四家企業進行試生產,真正實現智能手機宜賓造。

  智能終端產業從無到有,是宜賓培育和發展新興產業的一個縮影。據介紹,宜賓擁有煤炭、茶葉和酒等傳統優勢產業,新興產業基礎薄弱。為此,宜賓補齊發展短板,圈定了軌道交通、新能源汽車、智能制造、通用航空、新材料、節能環保、醫藥及器械、頁巖氣八大高端產業。

  4月24日,大華通用飛機生產基地在自貢開工。項目總投資10億元,年度計劃投資4.2億元,將建設生產車間、恒溫航材庫、飛機展廳、機庫、飛機滑行實驗跑道、試飛坪、研發中心等,生產直升機、4座固定翼飛機、8座固定翼飛機及航空柴油發動機。

  從“做鹽”到“做飛機”,自貢也上演著產業“無中生有”的傳奇。

  自貢因鹽而興,因鹽而盛。作為一座老工業城市,自貢的產業整體處于較低層次,傳統產業占比達70%。為此,自貢依托產業、科技、人文等基礎優勢,加快發展航空燃機產業,航空與燃機及相關零部件生產等高端裝備制造、航空與燃機新材料研發應用、通用飛行器生產組裝、航空配套服務四大板塊,推動老工業城市振興發展。

    借智借腦創新人才多起來

  5月3日,“千人計劃”專家“自貢行”活動舉行,12名重量級專家分別與企業、區縣、部門,圍繞項目和人才合作進行對接交流。不久前,瀘州發布“酒城人才新政”,來瀘州發展的頂級人才將獲最高100萬元的安家補助。

  如今,川南四市正將引才借“智”作為發展的“核”動力。

  四川基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入駐,是內江人才引進的重大突破。公司是由一批海外專家回國創立的精準醫學服務研究機構。

  如今,一大批高端技術人才已在內江扎根。他們活躍在醫療衛生、信息技術、生態環保等多個領域,成為創新創業領域的“領頭羊”。

  宜賓同樣將發展新興產業的思路確定在向外“借智借腦”上。今年2月,宜賓市與四川省鐵路產業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成都市新筑路橋機械股份有限公司、四川省宜賓普什集團有限公司、四川交通職業技術學院簽署協議,投資成立四川省軌道交通產業發展有限責任公司,在宜賓臨港經濟技術開發區投資40億元建設四川軌道交通產業項目。不僅如此,宜賓還與同濟大學、四川大學、電子科技大學等多所國內高校開展合作,為產業發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撐。


  • 上一篇:扶貧培訓送到家門 貧困繡娘居家增收
  • 下一篇:小“民情日記”中的大民生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