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原創 2017年03月03日
聚焦脫貧攻堅 奮力推進高原生態特色農牧業綠色發展
本網訊(記者 宋志勇)3月2日上午,全州農牧暨廉政工作會議在康定召開,會議全面總結了2016年全州農牧工作,安排部署今年工作。
州政府副州長何康林出席會議并講話,州委常委、農工委主任舒大春主持會議。
會議指出,去年,全州農牧部門以“調結構、保供給、促增收、助脫貧”為工作主線,全力推進高原現代特色生態農牧業發展,糧食生產形勢穩定,產業結構加快調整,產業基地初具規模,產業扶貧富有成效,經營主體持續壯大,品牌建設取得突破,農村改革穩步推進,農業農村經濟保持增長,為全州經濟社會持續穩定發展、脫貧奔康奠定了堅實基礎。
會議強調,2017年是實施“十三五”規劃和脫貧攻堅的關鍵年,也是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深化之年。州縣農牧部門要以“五大”發展理念為指導,按照“發展產業促脫貧、科技服務到農戶、抓點示范樹典型”的原則和“一圈一帶一走廊”總體區域布局,以特色水果、蔬菜、油菜、食用菌、牦牛、綿羊、藏豬、豬雞等產業培育為突破口,推廣一批優良品種、集成一批先進技術、打造一批示范基地、樹立一批發展典型,輻射帶動全州生態特色農牧業發展,促進農牧民脫貧增收。
會議強調,全州要圍繞“一圈一帶一走廊”產業布局,沿“兩江一河”、317、318線(旅游沿線),整村、整鄉的開展抓點示范,力求在東、南、北每個片區、每條干線、每個景區有亮點、有特色、有規模,發揮示范帶動效應。在穩定糧食生產的前提下,大力調整農業產業結構,把提質增效和擴大規模相結合,成片成帶發展優質油菜、蔬菜、水果、食用菌、中藥材、花卉茶葉、黑色食品等優勢產業,大力推進百萬畝特色農業產業基地建設,力爭建成特色農業產業基地70萬畝。要加大草牧業試點,突出畜種改良,畜禽結構調整,標準化養殖,重點發展牦牛、藏羊、藏豬、藏雞、蜂蜜等優勢特色畜禽,新建畜禽標準化養殖小區(場)24個。引導企業、合作社、牧戶建立合作共贏的出欄出售機制,兌現出欄獎補政策。加快現代農業畜牧業重點縣、現代農業園區和農業產業融合發展園區建設。堅持農旅結合、以旅促農,培育一批休閑農業示范村、示范鄉,打造一批休閑農業示范農莊、主題公園,拓寬農民增收渠道。大力培育新型經營主體,圍繞主導產業,引進和扶持一批經營主體,力爭全州農民合作社達到2220個、家庭農牧場達到80個以上,種糧大戶達到2500戶、特色農業種植大戶達到400戶、特色畜禽養殖大戶達到1100戶。大力開展農產品精深加工,開發市場,延長產業鏈。做響“圣潔甘孜”農產品品牌,力爭申報“三品一標”農產品10個。
會議要求,州縣農牧部門要緊緊抓住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個核心,全力深化農業農村改革。深化完善農村土地確權登記頒證工作,務必在6月底前完成外業工作,9月底前全面完成。穩妥推進草原確權登記試點,確保今年完成試點。鼓勵和引導農牧民采取轉包、出租、互換、轉讓、入股等方式流轉土地(草地),帶動農業適度規模經營,增加農牧民收入。全面啟動農村集體產權制度股份制改革試點,在清產核資、成員界定、賦予財產權利的基礎上,建立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相應的治理結構,引導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利用自身資產、資源,發展物業經濟、農村服務業,參與適度規模經營和合作經營,不斷壯大農村集體經濟,確保集體經濟人均收入達到3元以上。
同時,全州各縣(市)、州級相關部門和海螺溝管理局要認真貫徹落實本次會議精神,點面結合抓聯動,以三大討論為抓手,有力提升“思想大解放、能力大提升、工作大見效”,著力在嚴管項目資金上作表率,在黨風廉政建設上作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