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傳媒網 >> 新聞 >> 黨政要聞 >> 瀏覽文章

四川“十三五”規劃綱要明確九大重點扶貧工程

本站原創    2016年02月19日

    據四川新聞網  2月15日,《四川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下稱《規劃綱要》)正式發布。四川新聞網記者注意到,扶貧作為四川在“十三五”期間一項重大任務,在《規劃綱要》中被單獨成篇論述。提出要以秦巴山區、烏蒙山區、大小涼山彝區和高原藏區為主戰場,統籌推進“四大片區”內外扶貧攻堅,實施“五個一批”扶貧攻堅行動計劃和扶貧專項方案,推動革命老區、民族地區加快發展,確保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加強產業扶持和就業幫助
  《規劃綱要》提出,對有勞動能力、可以通過生產和務工實現脫貧的貧困人口,加大產業培育扶持和就業幫助力度,發展貧困人口參與度高的區域特色產業,擴大轉移就業培訓和就業對接服務,實現穩定脫貧。立足資源稟賦和比較優勢發展特色農業、文化旅游等產業,鼓勵貧困地區對外探索開展產業園區合作。支持貧困地區發展勞務經濟,積極開展貧困人口勞務培訓,引導貧困地區與發達地區開展勞務合作,鼓勵用人單位吸納貧困人口就業。
  合理實施移民搬遷和災后重建幫扶
  《規劃綱要》指出,對生存環境惡劣、生態環境脆弱、不具備基本發展條件的貧困對象,科學合理實施移民搬遷安置,統籌規劃集中安置區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改善生產生活條件。著力培育和扶持搬遷貧困群眾后續產業發展,大力實施以工代賑,積極創造就業機會,拓寬移民安置群眾致富增收渠道。積極開展科學重建和政策幫扶,有效解決自然災害多發地區貧困人口因災致貧返貧問題,幫助災區貧困人口脫貧。
  全面完成蘆山、康定地震災區恢復重建任務,鞏固發展災后恢復重建成果,支持特色產業發展,完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暢通生命通道,支撐災區長遠發展,確保災區與全國、全省同步實現全面小康。
  強化社會保障政策性扶持
  加強政策性扶貧力度,擴大社會保險覆蓋面,編制兜住貧困地區困難群眾基本生活的社會安全網。把喪失勞動能力、無法通過產業扶持和就業幫助實現脫貧的貧困人口,全部納入最低生活保障。對農村特困供養人員實行自愿集中供養,將貧困地區居民納入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逐步提高貧困人口的新農合籌資標準。將符合條件的貧困人口納入醫療救助范圍,全面開展重特大疾病醫療救助。
  脫貧攻堅九大重點扶貧工程
  《規劃綱要》還明確了“十三五”時期九大重點扶貧工程:
  基礎設施扶貧工程。大力加強交通、水利、能源、通信等基礎設施建設,繼續推進甘孜、涼山交通大會戰,開展“五小水利”工程、貧困地區農網改造升級和通信網絡建設,解決群眾出行難、飲水難、用電難、通訊難等突出問題。
  新村扶貧工程。推進扶貧新村建設,加強公共服務配套、環境整治、社會治理。實施扶貧新村建設11501個,完成54萬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危房改造,建設農村廉租房16.65萬戶。
  產業扶貧工程。大力發展貧困地區特色優勢產業,培育形成貧困地區、貧困群眾增收產業體系,讓貧困群眾更多分享發展收益。發揮旅游業、光伏產業等對增收脫貧的帶動作用。
  易地搬遷扶貧工程。合理布局安置點,因地制宜確定搬遷安置方式,完成116萬農村貧困人口易地扶貧搬遷,確保不具備基本發展條件地方的群眾搬得出、穩得住、有事做、能致富。生態扶貧工程。繼續實施貧困地區天然林保護、退耕還林、退牧還草等生態工程,促進地震災區重建與生態扶貧結合,幫助災區貧困群眾加快脫貧奔康。
  教育扶貧工程。建立完善義務教育控輟保學責任機制,率先從建檔立卡的貧困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實施普通高中免除學雜費,健全資助困難學生體系,實現困難學生幫扶全覆蓋。繼續實施“9+3”免費教育計劃,連片特困地區中職招生10萬人左右。
  醫療衛生扶貧工程。加快推進貧困地區基層醫療機構和遠程醫療服務平臺建設,建立與新農合有效銜接的大病保險制度,切實解決因病致貧、因病返貧問題。
  社保兜底扶貧工程。加大貧困地區農村低保省級統籌力度,加強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和城鄉居民養老保險、五保供養等社會救助制度的統籌銜接,有效提高社會保障扶貧水平。
  金融扶貧工程。鼓勵引導各類金融機構加大對扶貧開發的金融支持,加強針對貧困戶產業發展的小額信貸支持。在貧困地區大力推廣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模式,引導社會資本投向貧困地區。
    文化惠民扶貧工程。加快貧困地區縣級圖書館、文化館、影劇院等場所建設,推進“視聽鄉村”、農村電影放映、農家書屋等工程,實施廣電節目無線數字化覆蓋工程。
  • 上一篇:武警四川總隊二支隊和諧警營樂團圓
  • 下一篇:四川敬老模范縣出爐 丹巴縣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