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傳媒網 >> 新聞 >> 黨政要聞 >> 瀏覽文章

州委十屆八次全會解讀(二)

甘孜日報    2016年01月08日

實施“六大戰略” 必須切實踐行五大發展理念
 
    實施發展行動,必須要有先進的發展理念作先導。州委十屆八次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甘孜州委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明確提出,實施“1236”發展思路,必須牢固樹立并切實踐行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的“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
     堅持創新發展理念
    增強加快發展內生動力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必須牢固樹立“轉型才能更好發展、后發也要高點起步”的觀念,積極推進以科技創新為核心的全面創新,形成面向創新的體制構架,推動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商業模式蓬勃發展,加快形成促進經濟增長新引擎。
    要積極鼓勵和支持創新,加強創新載體建設,培育壯大創新人才隊伍,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推動產業發展方式創新。堅持“制造綠色消費、創造綠色業態、實現綠色增長”理念,加強資源協同利用、轉變經濟增長方式,推進生產模式、商業模式和產業業態創新,以旅游業及相關產業為主導,積極構建經濟效益好、特色突出、競爭力強的產業發展格局。堅持走科技創新發展之路,建立穩增長的財政投入機制,逐步加大應用研發、成果推廣等投入力度。推廣應用先進實用技術,促進科技創新與經濟社會發展緊密結合,切實增強創新發展能力。發展壯大優勢特色產業。大力實施產業富民戰略,堅持“一優先二有序三加快”的產業發展思路,積極發展富民惠民產業,切實將全州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經濟優勢和富民優勢。實施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行動。以擴大服務消費為重點帶動消費升級,引導消費向智能、綠色、健康、節能、安全方向轉變。建立現代基礎設施體系。大力完善基礎設施網絡體系,著力提升保障能力和水平,支撐并引領人口經濟合理分布、城鄉區域協調發展和對外開放全面推進。全力實施交通先行戰略,全面推進信息化建設。加快完善發展新體制。堅持以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為方向,深化行政體制改革,建立權力清單、責任清單制度,不斷提高政府效能,形成有利于創新發展的政務環境。深化國有企業改革,深化財稅體制改革,推進要素配置市場化改革。
    堅持協調發展理念
    構建平衡發展總體格局

    協調是持續健康發展的內在要求。必須堅持“五位一體”的總布局,堅持區域協同、城鄉一體、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并重,著力增強發展的整體性和協調性,實現在協調發展中拓寬發展空間,在加強薄弱領域中增強發展后勁。
    要推動區域協調發展。深入實施東南北區域協調發展戰略,著力強化發展統籌,完善區域協調發展機制,促進資源和要素有序自由流動,積極構建區域協調發展新格局。推動城鄉統籌發展。大力實施城鄉提升戰略,建立健全城鄉發展一體化體制機制,推動城鄉要素平等交換、合理配置和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實現城鄉統籌協調發展。加快推進高原特色城鎮化建設,加快幸福美麗新村建設,構建城鄉一體化發展格局。推動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協調發展。堅持“兩手抓、兩手都要硬”,堅持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前進方向,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工作導向,堅持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統一,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加快文化改革發展,為實現“十三五”規劃、與全國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強有力的思想保證、輿論支持、精神動力和文化條件。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增強民族文化影響力,加強意識形態工作,全面提高公民文明素質。
     堅持綠色發展理念
    突顯生態文明建設后發優勢

    綠色是永續發展的必要條件和人民對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體現。必須大力實施生態文明建設戰略,堅定不移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推動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加快建設生態甘孜、美麗甘孜。
    要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圍繞建設“全國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國家生態屏障區、國家綠色能源生產基地”的方向,以建設美麗生態和諧小康甘孜為目標,以正確處理人與自然關系為核心,以解決生態環境領域突出問題為導向,以繁榮生態經濟、保護生態環境、彰顯生態文化為抓手,推動形成人與自然和諧共生與發展的現代化生態文明新格局。堅持生態先行、環保優先、綠色崛起,認真落實生態文明建設規劃。有度有序利用自然,調整優化國土開發空間,劃定農業空間和生態空間保護紅線,構建科學合理的城市化格局、農業發展格局、生態安全格局、自然岸線格局。大力推進城鎮綠色發展,根據資源環境承載力調節城市規模,依托山水地貌優化城市形態和功能,全面實行綠色規劃、設計、施工標準。探索建設攝影寫生基地、宇宙觀測基站和藏文化體驗基地,促進生態文化建設。大力推進生態產業發展,積極構建“山頂戴帽子、山腰掙票子、山下飽肚子”的立體生態格局。支持綠色清潔生產,推動建立結構優化、循環高效的綠色發展產業體系。鼓勵企業進行工藝技術裝備清潔更新。積極發展綠色金融,探索設立綠色發展基金。積極培育和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自然資源就是自然資本和山水田林湖是一個生命共同體的生態文明理念,加強生態環境國情、省情、州情和綠色價值觀教育,并將綠色價值觀教育納入國民教育體系,著力培養公民環境意識,努力推動全社會形成綠色消費自覺。
    要大力推進主體功能區建設,加強資源節約和高效利用,大力改善環境質量,完善防災減災體系。
     堅持開放發展理念
    推動全方位合作共贏

    開放是實現甘孜繁榮發展的必由之路。必須緊緊抓住國家開放戰略新機遇,加快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實現對內對外開放相互促進,引進來和走出去更好結合,通過借市場、借資金、借人才、借技術,不斷提高經濟外向度,積極建設開放甘孜。
    要深化全方位開放合作。深化區域合作發展,積極借力外部市場。加大對外交流力度,大力借助外部資金。推進開放合作載體建設。加大重要合作園區規劃建設,科學布局州內外各類工業園區、產業園區、經貿合作園區。進一步加強與成都、雅安、眉山和攀西等地區的交流合作,大力推動甘眉、成甘、雅甘等“飛地”產業園區建設。積極打造具有較大影響力和示范帶動效應的開放合作平臺。借力西博會、科博會、酒博會、農博會、旅博會等市場化、專業化展銷會平臺,積極參與“中外知名企業四川行”活動,主動宣傳甘孜、推介甘孜,促進和擴大對外交流合作。深化廳州、院州、校州合作平臺,加快實施重大合作項目。進一步加大信息化建設力度,充分利用互聯網、電子商務平臺,積極開拓海外市場,著力提高外向型經濟合作水平。創新對外開放體制機制。健全招商引資機制,提高招商引資實效。瞄準市場前沿需求,建立電子招商項目庫。積極參與各種國際性、區域性招商引資活動,提高外來資金利用水平。要優化投資促進機制。
     堅持共享發展理念
    著力增進人民群眾福祉

    共享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必須切實按照人人參與、人人盡力、人人享有的要求,堅守底線、突出重點、完善制度、引導預期,作出更加有效的制度安排,注重機會公平,保障基本民生,消除絕對貧困,實現全州人民共同邁入全面小康社會。
    要增加公共服務供給。堅持普惠性、保基本、均等化、可持續方向,從解決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入手,增強政府職責,提高基本公共服務共建能力和共享水平,建立符合實際、比較完整、覆蓋城鄉的基本公共服務體系。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認真貫徹落實省委十屆六次全會、州委十屆七次全會重大部署,堅定不移實施扶貧攻堅戰略,加快貧困群眾脫貧致富、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步伐。大力發展教育事業。圍繞“藏區一流,人民滿意教育”目標,認真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突出素質教育,把增強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作為重點貫穿教育全過程。到2020年,學前兩年毛入園率達到85%以上,義務教育鞏固率保持95%以上,高中階段毛入學率達到90%以上,實現普及教育全面提升、公平教育全體享受、優質教育全域覆蓋。
    建設美麗生態和諧小康甘孜的藍圖已經繪就,推進“十三五”規劃落實的號角已經吹響,實施“六大戰略”的步伐已經邁開。只要全州各級以堅韌不拔的精神、百折不撓的意志、真抓實干的作風,搶抓機遇,開拓進取,奮發有為,與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就一定能實現。
    
    
    
 
  • 上一篇:到2020年基本控制住包蟲病
  • 下一篇:我州通過《關于推進城鄉提升戰略意見》